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新粮食安全观。2023年12月29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并将于2024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明确国家建立粮食安全责任制,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地方政府承担具体责任,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协同配合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与此同时,该法还明确政府部门、粮食生产经营者、企事业单位、学会协会及公民个人、家庭等有关主体的节约义务,有利于全方位、全过程推进粮食节约,在节粮、减损两端同时发力,耕好“无形良田”,保障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保障粮食安全的。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的重要精神。《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七条规定:承包方“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

2022年,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农民自割青麦的“怪事”,他们把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眼看就要成熟的小麦割掉,卖给饲料厂做青储饲料。而背后的原因是,这样比等成熟后收小麦更划算。小麦是我国第二大口粮作物,放任农民“割青毁粮”将威胁国家粮食安全,但对此进行制止却无法无据。

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积极回应“割青毁粮”事件,在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的安排中推出了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的机制保障、严防“割青毁粮” “推动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等相关措施。我们相信,在党中央领导和推动下,我国的《粮食安全保障法》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将为我国粮食安全的各个环节和方面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1)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材料所述事件的始末对完善国家治理的启示。

材料二   近年来,某地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新风小院”治理模式,积极推进自治、德治、法治有机融合。院落成立了党小组,实行党员联系服务小院群众,开展平安建设,还开通了院落居民的大微信群,大事小事都发在群里讨论商议,村民还可以对村委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和意见,村民参与的热情很高。现在,路灯亮了,公路拓宽了……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了。这一模式,有效激活了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村民对村里的新变化都赞不绝口。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该地治理模式是如何激活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的。
2024-02-19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中央一号文件》
3 . 2023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要求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牢固树立党章意识,用党章党规党纪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做到在法治之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这有利于(     
①坚持依法执政与依法治国共同推进
②把党和人民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③以法律对权力运行进行规范和约束
④建立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的法律体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②以“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前提
③是实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④旨在规范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食品“知假买假”能否“退一赔十”?2023年11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4个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典型案例,回应这一争论已久的话题。以下为其中两则案例:

案例1

郭某向某经营部两次购买某品牌白酒共付款22097元。后郭某怀疑其购买的白酒为假酒,遂向管理部门举报。经查实为经营者假冒注册商标的产品。郭某起诉某经营部,要求退还购酒款并支付赔偿金。法院审理认为,郭某购买的白酒属于生活消费需要,其请求支付价款十倍的惩罚性赔偿金,应予支持,故判决某经营部退还郭某货款22097元并支付郭某赔偿金220970元,坚持了把维护食品安全作为处理食品案例的首要价值取向。

案例2

沙某首单购买30盒饼干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后,短期内多次追加购买共计200盒,要求经营者“退一赔十”,而法院综合考量案涉饼干的保质期、普通消费者通常的生活消费习惯等因素,认定沙某的加购行为超出正常的生活消费所需,仅以首单30盒饼干为计算惩罚性赔偿金的基数,其余部分超出合理生活消费需要,不予支持。

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人民法院为什么对上述两则案例在给予惩罚性赔偿时作出了不同的判决结果。

6 . 2023年是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

◆基层治理的“示范区”

“枫桥经验”的精髓是群众的事情群众自己解决,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十八大以来,实践中形成了“群众唱主角,干部来引导,德法加智治,有事当地了”的新时代特征。绍兴市创建“党建+信访+枫桥经验”机制,以党员干部下访为重要载体,借助微信组建、“浙里民情”等数字媒介,征询社情民意。以A社区居委会为例,进一步细化了网格员的管理事项,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社区”。在新时代“枫桥经验”指引下,浙江多地根据《信访工作条例》的指导,建立了“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现了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治理的实践中落地生根。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枫桥经验”是如何落地生根的。

美好家园的“先行者”

“美好家园,先锋行动”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A社区在总结上一阶段基层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想进一步创建市级“美好社区”。

(2)就此,我们作为社区中的一员,请以“创建美好家园从你我做起”为主题,拟两条倡议。(要求:内容具体,语言精炼,每一条倡议20字以内)

7 . 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金融系统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结合材料,联系全面依法治国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乡村治理现代化既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也关系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推进。

缘由一盏清茶,而建一座茶亭的海南施茶村,曾经以穷得只有石头而闻名,如今村民富裕、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成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海南省村民自治示范村”。这得益于施茶村把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和有力抓手。施茶村以党建为引领,依托火山优质旅游资源,发展火山石斛等特色产业,积极探索“党建+人民调解”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在区、镇、村三级的基础上,建立农户党建联络员,定期上门谈心,收集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村里邀请了老干部、老教师、老乡贤等“五老”人员成为法治宣传志愿者,通过编写、教唱具有法治教育意义的民谣让村民在潜移化地接受法治教育。家风家训也是施茶村得以长治久安的一大亮点。施茶村打造“乡贤文化库”,将文明公约、村规民约等纳入其中,通过树立乡村道德模范典型人物,由乡贤担任“教导员”,积极涵养良好乡风家风。施茶村还积极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开展线上工作培训,微信群转发学习、交流先进调解典型案例等方式,不断提升人民调解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通过壮大基层治理力量,施茶村构筑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打造了和谐施茶、法治施茶、美丽施茶,探索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东方样本。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施茶村蝶变的密码。
9 .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从蓝图逐渐变为现实,从理念化为行动,从中国走向世界,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法治进行保障。”这是基于(       
①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②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机关能保证贯彻落实
③法治保障能够降低投资风险,保障我国的海外利益
④法治保障是推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的有力保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2023年10月,某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某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该《条例》紧密结合全省实际,进一步营造崇尚科学、崇尚创新社会氛围。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条例的出台完善了对科学技术普及的法律实施机制
B.该条例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基本形式是制定
C.该条例的实施将进一步发挥法在国家治理中的社会职能
D.该条例的实施将提升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