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明确回答了“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的时代之问和历史之问,明确表达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共同构建和谐共生的国际安全秩序等重要理念。这一外交理念(       
①能消除大国竞争和地缘政治冲突       
②有利于破解全球安全困境
③为加强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了新路径       
④明确了中国外交的根本原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值此全球治理严重缺失的重大关头,中国再次以大国责任和担当,为应对世界在和平、发展、安全等领域面临的挑战提出倡议、制定方案、采取行动,为推动全球治理、引领人类进步方向贡献中国力量。

近年来,由于一些国家从自身私利出发,渲染意识形态对立,大搞排他性“小圈子”“小集团”,严重侵蚀国际信任和文明交流基础,“文明优越论”“民主对抗专制”等论调沉渣泛起,文明隔阂和文明冲突风险上升。一年来,习近平主席在一系列重大场合深刻阐述世界各国相处之道,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为促进国际社会团结合作,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思想引领。在G20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文明已经进入21世纪,冷战思维已经过时,各国应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平共处;“文明对话”同时也是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一阿拉伯国家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的重要内容。中国成功斡旋沙特伊朗复交,为化解国家间矛盾树立典范,用实际行动和更大的努力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的外交”的相关知识,分析习近平主席在不同重要场合阐述世界各国相处之道的依据。
3 .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以来,西班牙、马来西亚、新加坡、法国、欧盟、巴西等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纷纷访华;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成功斡旋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中国大国外交涌动“春之潮”。外交春潮涌动彰显了我国(     
①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和以柔克刚的外交目标定位
②积极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③顺应时代主题的变化,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始终立足是非曲直,以和平为目标展现大国担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2023年3月30日,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会员大会暨理事会会议在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召开。十年来,睦委会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围绕外交大局,服务元首外交,发挥民间外交优势,促进民心相通,为推动上合组织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发挥了独特作用。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政府间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②中国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③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建设良好和可持续的商业环境
④发挥睦委会的作用,有利于实现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世界怎么了?我们该怎么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 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新时代十年,习近平主席相继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倡议和主张。这些重大倡议和主张意在(     
①促进国际关系向合作交流、互利共赢的方向发展
②化解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
③提高中华文化的价值,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和声望
④顺应当今时代潮流,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中老铁路让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蒙内铁路(肯尼亚)拉动当地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斯里兰卡普特拉姆电站点亮了万家灯火,“鲁班工坊”帮助20多个国家的年轻人掌握了职业技能……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取得的这些丰硕成果说明(     
①“一带一路”拓展合作,助推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一体化
②“一带一路”务实创新,努力实现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
③中国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坚持内外联动和合作共赢
④中国致力为沿线国家纾困解难,主导经济全球化趋势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7 . 在阿富汗问题上,中国主动开展国际协调,为阿局势平稳过渡发挥建设性作用;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国坚持半岛无核化主张,为管控形势、推动各方对话谈判付出巨大努力;在中东问题上,中国提出促进中东和平稳定五点倡议等,支持中东国家和人民团结协作解决自身安全问题。中国在地区热点问题上(       
①秉持公道正义,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②坚持对话协商,积极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
③恪守客观公正,化解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       
④汇聚各方合力,领导各国应对全球性挑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南部和叙利亚北部遭遇强烈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情发生后,联合国迅速启动紧急援助,并号召国际社会伸出援手。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派出10支队伍赶赴灾区开展救援和灾后援助工作。这表明了(     
①中国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②联合国是集体应对威胁的有效平台
③中国尽力协助联合国采取的行动
④国际组织具有自主性和组织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30年以来,中国切实履行《湿地公约》,在湿地保护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为其他缔约方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2022年11月6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经过172个缔约方3轮磋商,通过了中方牵头起草的《武汉宣言》。这表明中国(     
①凝聚各方共识,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
②坚持维护世界和平的基本目标,增进全球民生福祉
③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
④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全球湿地保护中发挥了引领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3-18更新 | 1740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土耳其强震在当地及邻国叙利亚造成重大伤亡。当地时间2023年2月11日,中国政府向土耳其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的首批物资运抵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机场。抵达土耳其地震灾区的中国社会应急力量救援队伍共计15支288人。这一行动(     
①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②展现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③体现了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发展的贡献者
④表明了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