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2023年,“土得掉渣”、沉寂多年的中国军大衣重回潮流一线,风靡全球,被国外消费者誉为东方的时尚战袍。在大学校园,学生们感慨“不是羽绒服买不起,而是军大衣更有性价比”,军大衣成为抗寒的时尚单品。材料表明(     
①消费心理变化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
②理性消费能够引领消费结构的优化
③提升商品的性价比更易实现商品价值
④收入是影响消费者需求的重要因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随着经济的发展,当下消费已经从“消费1.0”升级到“消费2.0”,进而演变到全新时代“消费3.0”时代。消费中三个要素“消费触点、消费场景、消费内容”是将消费力转化成最终消费的关键(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     
消费代际消费1.0消费2.0消费3.0
消费类型纯购物消费体验一站式消费体验无界性消费体验
消费触点打折促销,线下购物衣食住行游购娱2.0基础上叠加运动、健康、IP、科技、演展
消费场景百货商场为主购物中心为主消费载体去边界化,平台间、场景间、虚拟与现实间的边界正在被打破
消费内容购物购物+餐饮+娱乐+体验2.0基础叠加医美+展览+演艺+运动+科技+旅游等消费者愿意买单的所有消费内容
①在消费1.0时代,消费者在选择商品前,更加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
②消费场景的搭建不仅需要便利,更要场景构建的品质化和多元化
③消费者从追求拥有到追求体验优先,从注重价格到注重品质优先
④消费3.0时代将进一步倒逼实体经济,助推实体商场同质化竞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24更新 | 14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二)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23-24高三上·四川成都·阶段练习
3 . 近年来,预制菜因方便快捷等优点,呈现蓬勃发展态势。随着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生产不规范、菜品高盐高脂、包装材料不安全、卫生不达标等诸多问题不断显现。消费者对预制菜营养、健康、安全等方面出现担忧。为此 (       )
①政府应缩小预制菜规模,引导消费者减少消费       
②相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促进该行业健康发展
③预制菜企业应履行社会责任,保证其食品安全       
④消费者应转变消费观念,支持新兴行业的发展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4-01-08更新 | 21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加速应用,沉浸式文旅项目在各地不断涌现: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夜游、沉浸式街区……沉浸式文旅实现了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通过全景式的视、触、听、嗅觉交互体验,为游客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越来越受到游客青睐。

在长江一艘游轮上,《知音号》演出正在进行,游客们穿梭在舞池、酒吧等空间,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武汉历史片段相遇,在和演员的互动中走进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剧情;在山西,已展演十年的《又见平遥》让观众步行穿过迷宫般的多重空间,感受平遥古城故事的悲壮情怀;在四川巴中,《梦境光雾山》山水夜游项目,将光雾山变幻的天然团雾作为投影成像载体,在300米悬崖绝壁上再现千年米仓文化和《巴山背二歌》文化遗产,让游客沉浸在剧情中;在贵州,实景演出《天酿》将数字新媒体技术与山水空间融合,演绎茅台酒文化的历史变迁……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沉浸式文旅受到游客青睐的原因及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老字号焕新、新消费崛起、众多中国品牌纷纷“国潮化”,越来越多的国货品牌在国内外圈粉无数,留下众多发光瞬间。专家学者对此现象进行了解读:国内进入物质充裕时代,“Z世代”(95、00后)消费者成为主力,其消费行为呈现重品质、个性化等特征;传统国际一线品牌对新消费主力而言,品牌形象略显错位,性价比不足;对年轻一代而言,蕴含丰富传统文化元素的新国货具有心理、情感和文化上的优势;中国制造及供应链已经非常成熟和高效,不断输出有技术含量的创新产品和研发成果;国货赢得好的口碑和高复购率,穿越周期,得益于产品中凝结的匠心;经历了改革开放40多年的磨练,“入世”20载的风雨,全球化浪潮的洗礼,才换来了国货品牌回归舞台中央。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揭示近年来我国国货崛起的奥秘。
6 . 社区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传统社区是一种“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血缘、地缘、感情为纽带,身边都是亲人、熟人,人情交往密切。随着社会变迁和生活节奏加快,社区已近乎一个“陌生人社会”,个人权利得到更多尊重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分明,居民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助和互动,甚至出现“对门不相识”的状况。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共享已逐渐成为时代潮流,这为建设新型“熟人社区”提供了新思路。社区通过建设“云平台”,公示政府公共服务政策、社区业务办理流程、活动通知等,实现信息共享。此外,还在“云平台”上专设“邻里互助”“邻里商圈”等专栏,使玩具、图书等闲置物品顺利置换,实现物品共享;私人厨房、书房、车位临时出借,实现空间共享。基层党组织、居委会还通过“云平台”与居民加强互动交流,实现共同治理……共享、共治使得“邻里之间不再陌生”成为可能。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济、文化角度看,共享会给社区带来哪些改变?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社区共治需要各方作出哪些努力。
(3)展望共享社区的未来,有人说,共享是一种向传统的回归。请运用一个最恰当的哲学道理评析上述观点。
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50字左右。
2017-08-07更新 | 1558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0 《政治生活》综合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