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全过程参与。2021年10月,习近平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区别于西方形形色色资产阶级民主的显著特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全过程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组织人民群众共同参加国家管理和实施政治监督的民主。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专章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为有效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不受侵犯提供了根本法依据。2021年全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直接面对亿万人民群众,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最生动、最直接的体现。


概括材料所体现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系,并分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之处。
2022-01-24更新 | 28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修订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政权机关工作和建设,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广泛征求意见和认真研究,对地方组织法提出修正草案。此后四次发函征求各方意见,并收到社会公开意见1100多条意见,不少都被吸纳到最新的版本中。

2022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自2022年3月12日起施行。

地方组织法的修订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2-04-23更新 | 554次组卷 | 6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2届高考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来到“枫桥经验”发源地诸暨市枫桥镇,指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为“枫桥经验”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使其在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等工作中发挥出更大效能。从完善信访制度,到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从辽宁沈阳牡丹社区的“三零”工作法,到福建明溪县“侨乡枫桥”解纷工作法……“枫桥经验”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丰富发展,更加强调党的领导、更加彰显法治思维、更加突出科技支撑、更加注重社会参与,展现出历久弥新的魅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科学性。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命题,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中成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不断发展。

X市人大常委会积极践行全过程民主,在《X市城市管理条例》立法过程中,市委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市人大常委会提交的草案,立法调研时,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致函、网上公开、召开征求意见会等形式,多方征求各部门、群众意见。《X市城市管理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于2022101日起施行,据悉,X市人大常委会将在该条例施行后,通过立法、执法检查等工作,树起法治屏障,强力推动城市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该市人大常委会在修订条例过程中是如何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
2022-12-02更新 | 494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5 .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与“西式民主”显著不同的“中国叙事”,其精髓关键就在一个“全”字!一是参与的主体“全”,参与的人多了,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才能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二是参与的领域“全”,大到国家立法,小到邻里关系,都有一整套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人民的权益;三是参与的流程“全”,仅仅投一张选票不叫民主,仅仅提一两条意见也不叫民主,人民群众所有政治参与的环节一个都不能少。

结合材料,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的知识阐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精髓。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时隔八年,被称为“管法的法”的立法法又一次迎来修改。此次修改贯彻落实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总结了新时代立法工作的新成果、新经验,完善了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立法法修改过程中,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调查研究,为推动立法法的出台持续贡献着智慧和力量。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两次向党中央请示报告,两次通过人大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采取多种方式征求各方面意见,大会前组织代表研读讨论,大会期间代表两次小组讨论。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立法法的修改是如何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为“三农”工作指明方向、凝聚力量——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3年12月1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

2023年我们粮食产量69541万吨,比上年增长1.3%,再创历史新高。

赵严杰家1000多亩小麦在收获时节遭遇“烂场雨”,玉米生长期又遇病害。因此,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及时部署,在“烂场雨”发生时协调收割机、麦收后指导实施单产提升行动、针对病虫害进行统防统治,最终实现了粮食总体增产。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郑晓明带领团队,在海南崖州坡田洋水稻试验田里进行水稻插秧工作,努力筛选和发掘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性状的可利用优异种质资源。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与法治》知识,阐释党和国家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中如何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4-03-16更新 | 218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文综试题 -高中政治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药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2022年1月20日,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药劣药犯罪重点攻坚专项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召开,各地公安机关闻令而动,一系列紧锣密鼓的部署迅速铺开。福建、江苏、重庆等地的公安机关迅速行动、强力攻坚,集中优势警力开展收网行动,侦破一批制售假药劣药等药品犯罪大要案件,捣毁黑窝点22处,抓获犯罪嫌疑人52名,涉案金额2.7亿余元。此次专项行动,增强了企业依法诚信经营的意识,药品市场经济秩序有明显改观,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中人民民主专政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严厉打击制售假药劣药违法犯罪活动的原因。

9 . 2022年的“3·15”晚会曝光了云南省昆明呈贡区承泽字节科技有限公司在网络直播平台销售翡翠涉嫌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问题;腾冲市罗旺珠宝行利用网络直播平台进行翡翠原石交易涉嫌虚假宣传、设置价格欺诈陷阱欺骗消费者的问题。曝光后,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昆明、保山两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公安、商务、文旅等部门,连夜采取行动,对涉事企业开展调查核实、依法严肃追究违法经营者的法律责任。自3月16日起在全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网络直播平台和玉石市场进行全面排查,依法严肃处理网络直播营销、玉石市场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破坏市场秩序等违法行为。


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知识,分析我国严厉打击消费领域的违法行为的原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庭教育不仅关乎个人和家庭福祉的“家事”,也是关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国事”。近年来,中国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不断增强,但仍有很多家庭教育缺乏专业指导,存在不同程度的育儿焦虑和“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的现象。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将家庭教育立法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该法于2022年1月1日起实行。该法在强调家长或监护人主体责任的同时,特别突出国家和政府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由“政府可做”变为“政府必做”,明确了国家、省级、县级三级政府家庭教育工作体系及任务职责;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应配合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组织面向居民、村民的家庭教育知识宣传活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应开展公益服务,不能以营利为目的。


家庭教育从“家事”变成“国事”,彰显出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2022-05-10更新 | 25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