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0 道试题
1 . 2021年12月4日,国务院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指出,“真民主、好民主,要做到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不仅有选举、投票的权利,也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不仅能表达自己的意愿,也能有效实现;不仅推动国家发展,也共享发展成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
②社会主义民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全民民主
③中国的民主是规则和程序上的民主
④人民民主是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4-15更新 | 613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党和政府科学部署,合理安排,积极应对,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党和国家之所以这么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我国是公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B.在我国,公民的权利高于一切
C.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D.党和政府的自身性质要求他们必须这么做
3 . 近期,海南省公安机关依法打击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行为,查处了一批违反法律法规、影响防疫大局、给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带来威胁的违法犯罪案件,2022年4月6日,海南省公安厅发布有关典型案例。材料充分表明(     
①打击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能构建和维护我国良好的国际环境
②国家发挥专政优势,在全社会广泛凝聚打击治理整体合力
③只有坚持专政职能,才能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④我国坚决捍卫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中国对人权的保障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到一件件具体的民生实事上。在制度层面,我国构建了系统完整、科学有效的人权保障制度体系;在实践层面,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我国检验人权实现的标准。我国对人权事业的落实说明(   )
①我国人权事业引领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
②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③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社会主义民主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进入新时代,全国人大常委会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充分发挥立法主导作用,将人大制度优势转为国家治理优势。

2022年10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表决通过了我国第二部流域法律——黄河保护法,将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制定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调研,听取人民群众、政协委员、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法律制定中如何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的。
2022-12-22更新 | 577次组卷 | 4卷引用:政治(重庆B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召开党的二十大,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定,党的二十大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自2022年4月15日起,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正式启动。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广大人民群众可通过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官网、新闻客户端以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设的专栏提出意见建议。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与人民日报客户端一起,授权开设“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专栏,各地网友踊跃参与,栏目上线12小时,就收到有效留言近万件。根据安排,对收集的意见建议,有关部门将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研究,为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就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的依据。
7 .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回顾了新时代十年来我国在人权领域取得的全方位成就,包括人均预期寿命的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城镇新增就业率的提升、各类保障体系的完善等,明确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是“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我国重视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的原因在于(     
①呵护人的生命、价值、尊严,实现人人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
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③公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机关必须维护公民的利益
④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持续制定和实施四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主要大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天津·二模
8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立法法修正草案加入了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容,此举体现出中国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明确将人民利益置于国家立法工作的中心位置,确保立法工作每个环节都能听到广大人民的声音,从而在立法过程中回应广大人民的诉求。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①确立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
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
③有助于保障我国人民享有广泛权利和绝对自由
④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局面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50多年前,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枫桥经验”的精髄,就是群众的事情群众自己决定,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说明(     )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②充分发扬民主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
③充分发扬民主才能使社会主义事业保持蓬勃生机
④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担负着对敌专政的职能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团结才能胜利,不团结就会一事无成。在新的征程上,我们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必须要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我们党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形成了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要加强政党协商,完善政协协商,做好人民团体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健全各种制度化协商平台。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能够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2023-03-29更新 | 505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3届高考一模考试政治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