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0 道试题
1 . 文物镌刻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印记,凝结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024-05-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4 哲学与文化(易混易错100题)
2 . 照片是记忆的时光机。某校组织高一学生观看东北抗日联军历史图片展,部分图片如下

最早的抗联方正县地方自卫队

1935年摄

东北抗日第一路军警卫旅部分指战员

1939年摄

赵尚志将军的部分遗物

1942年摄


观看这些图片,有利于(        
①使青少年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②营造文化氛围以激发爱国情感和信念
③弘扬革命精神以激发奋进的力量和斗志 ④将历史记忆作为凝魂聚气的基础性工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高三下学期高考扣题卷(二)政治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系国家发展大局。

【稻蟹共生实现经济生态双赢】

近年来,东北各地积极探索稻蟹共生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传统模式下,水稻生产需要用大量农药杀虫除草,而蟹的生存需要减少农药的使用。在稻蟹“共生种养”的新模式下,河蟹能清除田中的杂草、吃掉害虫、排泄物可以肥田,促进水稻的生长;水稻生长中由于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又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条件。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稻蟹共生模式是如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14年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艰苦斗争中形成的,是东北抗联将士崇高精神风貌和高尚思想品格的集中体现,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气贯长虹的英雄史诗,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革命精神的彰显,是人类为了正义事业挑战自身极限的传奇典范。

(2)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将东北抗联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提供精神支撑。某校团委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重走抗联路”主题教育活动,请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相关知识,为这次主题活动写一份宣传稿。
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200字。
2024-05-2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二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3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长沙、常德等地考察。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

习近平考察时强调,湖南要牢牢把握自身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定位,要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上下更大功夫,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要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上持续用力,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奋勇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

(1)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分析说明湖南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中如何作为。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习近平考察时强调,湖南一师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好地方,要把这一红色资源保护运用好。这里不仅是湖湘文化的重镇,更是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时、李维汉等一大批优秀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走向历史的舞台,群星璀璨,蔚为大观。

进入新时代,学校依托独特的校本红色资源优势,开发了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等12门校本红色课程,全面推进红色资源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探索了一条以大思政大先生、以红色血脉红色师魂的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创新之路。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说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现实意义。

【答好两道融合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提出两道融合命题:一是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二是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

据国家统计,2023年,我国国内游客出游人数已接近49亿人次,旅游总消费支出接近5万亿元;我国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2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答好这两道融合命题,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

(3)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思维的特征”的知识,以“答好两道‘融合’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新’翅膀”为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00字左右。
5 . 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某校以“70年征程,70载荣光”为主题策划展览,以下为部分展出材料。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8314件建议。建议所提问题得到解决或计划逐步解决的占75%,推动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
◆2023年,委员长会议组成人员主持召开8场座谈会,充分听取中央和国家机关、专家学者等意见建议,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报请党中央批准并转发实施。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审议法律案34件,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8件。
◆全国人大常委会共派出57个团组赴65个国家访问或出席国际会议,接待30个国家和3个多边议会组织的来访团组;积极宣介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大全球倡议”等理念主张和成功实践;针对个别国家议会涉华消极法案和错误言行,阐明原则立场,正声辟谣。

(1)“读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能凝聚起新征程上更大的发展信心”。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对此加以阐明。

【文化自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革命文化,赓续红色血脉。

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革命斗争史的文化凝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反侵略、追求富强民主的伟大斗争中形成的,是一代代先烈和英雄用理想和青春、头颅和血,在风雨苍茫中九死不悔、探索进步而谱就的真理。从《共产党宣言》指出,“让统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整个世界。”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当革命文化薪火相续、代代相传,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每个人都会有一种奋斗的情怀与自信油然而生。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阐述弘扬革命文化对于坚定文化自信的作用。

【理论自信】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断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阶段理论成果实践成就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将工业化作为“发展生产力”的首要支撑,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强调以人为主体的生产力实践探索。

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提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明确发展生产力的目标归宿,提炼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

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创新对生产力的作用,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


(3)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坚定理论自信”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3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长沙、常德等地考察。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

习近平考察时强调,湖南要牢牢把握自身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定位,要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上下更大功夫,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要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上持续用力,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奋勇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

(1)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分析说明湖南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中如何作为。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习近平考察时强调,湖南一师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好地方,要把这一红色资源保护运用好。这里不仅是湖湘文化的重镇,更是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时、李维汉等一大批优秀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走向历史的舞台,群星璀璨,蔚为大观。

进入新时代,学校依托独特的校本红色资源优势,开发了“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等12门校本红色课程,全面推进红色资源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探索了一条以“大思政”育“大先生”、以“红色血脉”铸“红色师魂”的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创新之路。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说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现实意义。
2024-05-2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7 . 近年来,D县某乡依托千年古镇和革命老区的文化资源优势,修复打造了8个历史人文景点,19个红色景点,陆续建起了红军纪念馆、大田村史馆、苏村苏轼文化园,定期举办“红色文化节”、茶叶文化节、红色文物和历史文物展、四季村晚等系列群众性文体活动,以文化惠民点亮群众美好生活,助力乡村振兴。该乡做法(     
①坚定了文化自信,提升乡村振兴的“软实力”
②弘扬了革命文化,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③坚守了传统文化,推动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④满足了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以文化塑造人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0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芜湖市高三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统测政治试卷
8 . 近年来,辽宁利用红色旅游景区、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等红色资源,推出“致敬最可爱的人之旅”一抗美援朝战争线路,“弘扬抗战精神之旅”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线路等10条精品红色旅游路线,红色文化不断入脑入心。开发红色旅游线路是基于(       
①红色文化凝结着红色基因,成为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行动指南
②红色资源作为鲜活的教材,记载着辽宁人民抗击侵略的历程
③红色遗址是历史回响,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文化载体
④红色旅游寓教于游,是革命传统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20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下学期三模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世界上没有定于一尊的民主形式,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民主模式。每一颗民主的种子都需要找到合适的历史文化土壤,才能绽放出绚丽的民主之花、结出累累民主硕果。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承受资源和环境较大压力的国家,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管用的制度作为支撑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很可能沦为一句口号、一句空话。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安排下,人民广泛参与国家、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的管理,也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充分行使民主权利,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生存权、发展权、健康权得到充分保障,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权利不断发展,人民享有权利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向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断迈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提升了国家治理效能,实现了对以往民主形式、内容和范围的超越,谱写了“中国之治”新篇章。

材料二   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在现代社会文化激荡、思潮涌动的大背景下,坚定中国式民主的文化自信颇具挑战。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形成了诸多具有永恒魅力、极具时代价值的文化理念。在政治实践领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求同存异、和合与共、推己及人、兼容并蓄、守望相助、天下大同、厚德载物、精忠报国等理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式民主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这些文化理念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中国式民主生成与发展的文化基因。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政治智慧,为中国式民主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推进提供了精神动力。例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都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直接体现,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重要思想价值,对我们现在追求中国式民主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人民当家作主”知识,谈谈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如何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以“中国式民主彰显文化自信”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自拟题目;②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250字左右。
2024-05-1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社会主义革命历史很早就了解,但还要学而时习之,反复琢磨、吸取营养,从中去提炼、去升华我们的领悟。

在北京《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游客可以亲手印一期《新青年》经典封面;在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观众可以借助3D影像和VR技术“穿越”到烽火年代;在江西于都潭头村,通过集中修缮红军军医学校、红一军团长征渡口等红色旧址,配套建设红色书屋、红色影院等场所,打造红色参观路线,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融入红色旅游之中…日益丰富多元的体验与互动方式,让更多红色元素可触摸、能感知,拉近了革命文物与人们的距离。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教材,既要传承保护好,更要活化利用好。实践证明,不断创新呈现方式、提升展陈水平、讲好红色故事,才能让革命文物焕发出恒久光彩。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说明多元的体验与互动方式在增强革命文物感染力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指出让革命文物“活”起来的文化意义。
(3)只有不断提升展陈水平,才能让革命文物焕发出恒久光彩。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指出这一判断的类型,并以此为前提进行一个正确的推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