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社会主义革命历史很早就了解,但还要学而时习之,反复琢磨、吸取营养,从中去提炼、去升华我们的领悟。

在北京《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游客可以亲手印一期《新青年》经典封面;在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观众可以借助3D影像和VR技术“穿越”到烽火年代;在江西于都潭头村,通过集中修缮红军军医学校、红一军团长征渡口等红色旧址,配套建设红色书屋、红色影院等场所,打造红色参观路线,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融入红色旅游之中…日益丰富多元的体验与互动方式,让更多红色元素可触摸、能感知,拉近了革命文物与人们的距离。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教材,既要传承保护好,更要活化利用好。实践证明,不断创新呈现方式、提升展陈水平、讲好红色故事,才能让革命文物焕发出恒久光彩。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说明多元的体验与互动方式在增强革命文物感染力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指出让革命文物“活”起来的文化意义。
(3)只有不断提升展陈水平,才能让革命文物焕发出恒久光彩。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指出这一判断的类型,并以此为前提进行一个正确的推理。
2 . 2024年3月18日,习近平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考察,参观了青年毛泽东主题展览,了解了学院发展沿革。习近平说,第一师范学院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要把这一红色资源保护好运用好。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       
①能够为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提供文化载体
②有利于传承革命精神,激励人民攻坚克难、奋勇前进
③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④有利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近年来,江西省综合运用全媒体方式、大众化语言、艺术化形式,推出电视节目《闪亮的坐标》、3D动画片《长征先锋》、微电影《追光》等各类传播革命文化的作品,并积极进行宣传推广。此举有利于(     
①传承红色基因,铸就担当使命的奋斗精神             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弘扬主旋律,不断增强革命文化的感染力             ④坚定理想信念,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昨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考察,参观青年毛泽东主题展览,了解学院发展沿革和用好红色资源、坚持立德树人等情况。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红色资源薪火相传】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多次强调,红色资源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好地方,要把这一红色资源保护好运用好,强调学校要立德树人,教师要当好大先生,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知识文化素养,更要上好思政课,教育引导学生明德知耻,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努力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高校扛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以红色资源铸魂育人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

【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1911年,青年毛泽东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求学。求学期间,除了在书本上读有字之书外,毛泽东还经常和同窗好友一起以“游学”方式去社会上研习“无字之书”。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立下了“探究‘大本大源’,实现以天下为己任、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志向,要用“大本大源”“宇宙之真理”去唤醒国民,挽救国家危亡。同时,他深受李大钊和陈独秀思想的影响,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从而完成了青年学生到职业革命家、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

“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真理即终身无志”,“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铮铮誓言生动体现了青年毛泽东对追求科学真理、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那份坚定。百余年来,无数革命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过火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道路上接力前行,不断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奇迹。

【广育新时代“大先生”】

广育新时代“大先生”,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心中先扎下“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之“根”,学生心中才可能结出立志报国之“果”。作为师范类院校,湖南一师一直非常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领学校教师自觉养成良好师德师风,争做“经师”与“人师”统一的“大先生”。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说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对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知识,说明毛泽东等革命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什么能不断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奇迹。
(3)根据上述材料,某同学认为“只要教师心中先扎下‘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之‘根’,学生心中就能结出立志报国之‘果’”。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该同学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昨日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高三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决定了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提出实现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论断,制定了“三步走”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从1951年开始,我国编制实施14个五年规划(计划),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1928年9月,共产党人史砚芬英勇牺牲前,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就着狱中昏黄的灯光写下了留给亲人的最后一封信:“亲爱的弟弟妹妹,我今与你们永诀了。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死,你们不要因丧见而悲吧!妹妹,你年长些,从此以后你是家长了,身兼父母兄长的重大责任。我本不应当把这重大的担子放在你身上,抛弃你们,但为着了‘大我’不能不对你们忍心些,我相信你们在痛哭之余,必能谅察我的苦衷而原谅我”。

片纸只字重千钧,红色家书意万重。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我们重温革命烈士的家书,更加能感受到那种跨越时空、直抵心灵的动人力量。

(1)结合材料一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正确之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知识,谈谈革命烈士的家书为什么具有“跨越时空、直抵心灵的动人力量”。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前适应性演练政治试卷
6 .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是20世纪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伟大的长征精神,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穿越时空的强大感召力。为纪念红军长征开始90周年,各地围绕“重走长征路”“红军过草地”等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这些活动(       
①回望走过的路,赓续红色血脉
②比较别人的路,开启新的征程
③不忘初心使命,激励奋发前行
④坚守革命精神,丰富时代内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从没有一条路,能被人们喻为“地球上的红飘带”;从没有一条路,能让我们如此为“中国红”壮志澎湃、豪情满怀。这条路,就是长征路。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纵横十余省,长驱两万五千里,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平均每300米就有1名战士牺牲……湘江战役、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是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他们不怕艰难险阻甚至流血牺牲,捍卫着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今天,我们正在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阐述你对“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理解。

【铭记革命史,阔步新长征】

◆1934年的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的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的胜利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长征永远在路上。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进行新的长征”。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的“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了我们党在新长征路上的中心任务。

(2)习近平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8 . 电影《第二十条》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内容展开故事。用几个生动的事件、案例进行了一次全民大普法,让观众在不经意间感受到法律的力量。这启示文艺工作者要(       
A.大力发展文化事业,让作品更接地气
B.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增强先进文化的影响力
C.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优秀文化的感染力
D.明确文艺作品价值的根本尺度是获得社会认可
2024-05-2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滨海新区高考三模政治试卷
9 . 2024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通知指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全党全社会学好党史、用好党史,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具有重要意义。上述行为旨在(       
①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保障党员文化权益
②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党员干部内生动力
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历史主动性
④发挥教育的作用,丰富党史思想内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2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七)政治试题
10 . 利用革命文物资源丰富其文化内涵,创新革命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024-05-2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4 哲学与文化(易混易错100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