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 道试题
1 . 古建老宅是古城的稀缺资源,兼顾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2023年4月,苏州市姑苏区引进社会资本、国有资本参与古建老宅活化利用,古老的历史与新的产业、业态融合,“沉睡的历史”正以崭新姿态“苏醒”。可见,老宅盘活(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促进多样性的价值实现
B.发挥文化的教育功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C.经济效益放在首位,为社会效益奠定物质基础
D.依托特色文化资源,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2023-06-03更新 | 24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启东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2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扎堆前往热门旅游城市,而是选择“反向旅游”。传统的热门景区,千篇一律地卖同样的美食小吃、同样的文创产品;反倒是那些冷门景点,保留着足够多的本地风貌和特色,没有被过度商业化。面对“反向旅游”新变化,旅游市场应(     
A.积极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B.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元素,满足多样化需求
C.净化旅游消费环境,整治市场乱象,承担社会责任
D.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 某校组织学生对西方宗教节日在中国的现状进行社会实践调查,高二(8)班调查组经过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得到以下统计结果:

①(单选)参与动机调查

A.主动参加,文化活动太少,找个机会玩玩。(95人,占51.07%)

B.商家搞活动促销被动参加。(67人,占36.02%)

C.赶时髦,不参加会被别人觉得土。(22人,占11.84%)

D.基于信仰主动参加,寻找灵魂寄托。(2人,占1.07%)②(单选)参与程度调查

A.曾经参加过圣诞节或者复活节等西方宗教节日的庆祝活动。(112人,占60.1%)

B.宗教文化属于唯心主义,主动拒绝。(41人,占22%)

C.不知道,从来没参加过。(33人,占17.7%)

③(多选)参与后的影响调查

A.不再参加了,因为国家不支持,但不知道为什么。(61人,占32.79%)

B.没影响,和从前一样。(55人,占29.56%)

C.后悔参加,因为疏远了本民族文化。 (52人,占27.95%)

D.好玩,对宗教有了亲近感。(41人,占22.04%)

E.参加后觉得民俗活动好土。(27人,14.51%)

F.有大家庭的感觉,还想再次参加。(23人,占12.36%)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依据该调查报告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几点建议。
(2)在调查总结会上有同学认为,“西方宗教文化非我国主流文化,不需担心。”请你参与此问题的讨论并从矛盾主次方面角度阐明自己的观点。
2023-10-0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政治试题
4 .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这首《乡愁》,寄托了台湾作家席慕蓉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这主要反映了(     
①故乡承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
②故乡寄托了人们的乡思乡情,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故乡承载的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代表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④故乡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11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5 .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讲文化自信,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和充足底气,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A.熔铸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C.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物质力量
D.源自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023-09-14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模拟试卷(七)
6 .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          )。
A.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B.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D.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023-09-13更新 | 34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模拟试卷(三)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
2023-04-16更新 | 191次组卷 | 6卷引用:课时1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8 . 某地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红色+”系列产业协调、融合发展,研发红军马灯式水杯、红军挎包、红军马灯式路灯等专利红色旅游文化产品10余种,开发红军茶果系列商品,力促“红色+”系列产品研发与交易,助力群众持续增收致富。“红色+”系列产品的研发(       
①发挥了红色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功能
②借助产业发展推进了红色文化的传承
③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融
④坚持了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3-28更新 | 1049次组卷 | 11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9 . 目前有3.6万多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星罗棋布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我们要根据文物的不同特点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对破损文物尽快进行修缮,建立数字化文物资源,让革命文物代代传承下去。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旨在(     
A.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B.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我国文化建设培根筑魂
C.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民族文化的血脉
D.传承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坚定共产主义共同理想
2023-03-20更新 | 201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树立中华文化自信
②要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③引进外来文化时要体现继承性和民族性
④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3-15更新 | 13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