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马面裙原来与马无关,而是因上身后与古代城墙外侧名为“马面”的防御结构相似而得名;蝴蝶扣、梅花扣、寿形扣,取其形,延其意,小小的盘扣也有这么多意蕴;唐制的雍容华贵、宋制的清雅含蓄、明制的端庄大气,折射不同时代气象……“新中式”的流行,就像是一扇窗,为人们开辟了解传统文化的新渠道。由此可见(     
①文化创意产业正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②人民的生活是“新中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造源泉
③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表达可以满足人们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④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必须引入传统文化元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2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阜阳市皖江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乡村文创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为人们感受乡村魅力提供物质载体。

在山东莱阳姜疃镇的濯村,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学员们创作的二十四节气传统饮食主题剪纸“顺‘食’而动”,将二十四节气和剪纸这两个非遗项目巧妙融合,让节气文化可以“贴”在家中、贴近人心;河南陈家沟村聚焦太极文化,打造“动静太极文化广场”“明暗水塔茶室”等一系列具有文化内涵的特色空间,赋予乡村文创以传统哲学的深厚底蕴,展现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乡村文创的成功开发,关键在于和当代生活建立密切联系。以“黄河非遗点亮老家河南”活动为契机,高校、设计单位和文旅企业等各领域人才走进村镇、脚踩大地,感受乡村振兴的脉动,从专业视角寻找非遗与当代生活的联结点,用当代审美解码非遗深处的文化基因。由此,许多贴近生活、契合当代人需求的文创作品和项目得以落地并收获好评。

纵观各地文创实践,好创意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好创意一方面来自对乡村特色文化的深入理解,一方面源于对当代生活场景的准确把握。只有这样,文创产品才能赢得市场,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为乡村振兴增添美丽风景。

(1)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好创意是文创项目成功的关键。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说明应如何以乡村文创让人们感受乡村魅力。
(3)请你结合材料并运用两种创新思维方法,谈谈乡村文创的成功开发对我们的启示。要求:思维方法和具体做法相对应。
3 . 热映的国产动漫《长安三万里》是一次“诗和远方”的成功抵达。电影里李白、高适、杜甫等众多唐代名人的故事被串联起来,仙鹤、孤舟、剑舞等一系列中国风元素唤醒了观众骨子里的文化基因,激活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长安三万里》的创作(     )
①通过时代化的表达诠释了“何以中国”
②根本目的在于挖掘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
③凸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创作导向
④为文化产业坚持经济效益为先提供路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14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4 . 国内AI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于2024年3月22日正式上线。AI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由一个个经典神话故事起笔,借助AI技术拓展人们对神话的常规想象,再通过经典意象和当下人类社会的深度链接,展现民族精神的时代回响。由此可见,AI遇见神话,需要(     
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整合科技创新资源
②立足时代之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
③以人民为中心,丰富高品质文化产品供给
④以新质生产力、新质传播力推进文化传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5 . 新兴媒体借助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体验国粹之美、非遗之妙、民乐之雅,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人们的心灵、大脑,也走向世界,也推动中两文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因此,新兴媒体的使用(     
①有利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②为中华文化的现代传播提供了有效平台
③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
④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4-28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6 . 近年来,一批主旋律影视作品纷纷“出圈”。从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到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功勋》等主旋律影视作品越来越多的走进群众生活,社会公众对于主旋律作品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这说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上层建筑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③价值判断和选择因人而异
④文化创作必须坚持人民中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12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7 . 近年来,安徽阜南县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县已建成1个图书馆总馆、28个乡镇分馆、11个直属分馆(阅读空间)和328个农家书屋。其中王家坝村农家书屋在第二届全国阅读大会·阅读与乡村振兴论坛上,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最美农家书屋”,段郢乡蒲庄村农家书屋被评为“2022年安徽省百家皖美书屋”。农家书屋成为农民的“致富学堂”“文化殿堂”“农村学生第二课堂”。可见,农家书屋建设(     
①能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②能为安徽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
③旨在构建当地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④成为安徽县城教育文化产业发展主阵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自古以来,无数诗人慷慨激昂,感叹悲歌,或表现誓死杀敌、为国建功的凌云壮志,如王昌龄的《从军行》,或表现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如文天祥的《正气歌》;当代爱国诗人邢志刚,在人民日报客户端上连续发表《祖国美如画》系列诗词作品三十余篇,纵横健笔,写遍祖国壮美河山。由此可见(     
A.对祖国深沉的爱是作者创作的源泉
B.家国情怀在薪火相传中历久弥新
C.诗歌的生命力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
D.诗歌形式多样性规定着作品时代内涵
2024-03-17更新 | 24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一模考试政治试卷
9 . 珠海原创民族歌剧《侨批》以珠海唐家湾为背景,讲述了海外华侨讲信誉、守承诺的故事,用民族歌刷这一极具中华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中华民族爱国、爱家、爱亲人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情感。《侨批》的创作表明(  )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为艺术创作提供创作源泉
②融通不同资源综合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优秀的艺术作品应当体现时代特征和时代风貌
④中华文化的巨大包容性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几千年前,古蜀先民用自己的智慧打造了造型奇异、工艺复杂的青铜器件,直到20世纪末才开始重新面世。今时今日,“三星堆游客服务”小程序正式上线,通过数字博物馆推动古老的文化“活起来”“热起来”,为观众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参观体验。这启示我们(     
①借助数字科技与青铜器件的人为联系,延展文物价值内涵
②数字博物馆推动古老文化传承与利用,提升美育的可及性
③要利用数字技术创新文化载体,对古老文化进行革故鼎新
④文化传承应坚持人民中心思想,找准博物馆进阶时代韵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