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泱泱华夏,何以中国?深沉的历史叩问化作新时代“郁郁乎文哉”的文化热潮。中国精神历久弥新,中华文脉绵延不绝。试看今日之中国,“文博热”火爆,“文创风”劲吹,“文保热”升温,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破壁出圈,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新时代文化热潮的意义在于(     
①推动文化产业的兴盛,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满足了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能进一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电视剧《我们这十年》浓缩了11个行业普通人的故事,以小人物折射大时代、展现新时代新成就,反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不断提升。开播以来,不负众望、好评如潮。

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简述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考试信息模拟卷(二)政治试题
3 . 截至2023年11月13日,中国电影年度票房突破500亿元,国产影片票房417亿元,占比达到83.4%,进口影片票房83亿元,占比达到16.6%。数据显示,票房前十名的影片均为国产片。这充分表明(     
①优秀的国产影片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文艺工作者要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④坚持以我为主,禁止引进外来影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今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仿真试题(专家版一)
4 . 近年来,贵州“村超”等创意文旅活动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体现了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传递了团结拼搏的价值观念。积极开展区域性、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推动进家庭、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这表明,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要(     
①生产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公共文化作品
②立足中华传统文化并融通中外各种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③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精神文明创建的引领作用
④坚持以经济效益为首位增强民间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荣昌永荣中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国货“潮品”走红,到汉服热销,再到非遗“守艺人”在网络上收获大批粉丝……国潮扎根中国本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催生新的消费需求,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展现出中华文化古老又现代的独特魅力,引发了青年人的追捧。这说明(     
①要坚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
②文化发展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③青年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主体
④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6 . 2024年春节热映的电影《热辣滚烫》深入社会生活,用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以“爱自己,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的精神特质打动了观众,引发了强烈的共鸣,点燃了人们观看热情,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该影片的成功表明了(     
①深入社会生活是创造艺术价值的根本途径
②以正确价值观为导向是创作成功的前提
③经济效益高的作品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④运用现实主义手法更能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身边最忠实的历史诉说者,它们见证了物换星移的沧桑,铭记着政通人和的辉煌,蕴含着体国经野的智慧,散发出流风余韵的芬芳。置身其间,可以跨越时空、勾连古今,让人领悟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享受到游目骋怀的愉悦,品味到源头活水的滋养。为此,我们要(       
①加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赓续中华文化根脉
②立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加强对老城的改造和开发力度
③保护好人民群众的文化归宿,固守老城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④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城乡历史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8 . 百年大中路,千年浔阳城。为了让百年老街重燃烟火气,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致力于打造集文化旅游、老城记忆、休闲娱乐、时尚零售、非遗文创等五大业态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使这里成为老城区新“打卡地”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来往客流的“承接地”。2024年5月1日,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九江大中路历史文化街隆重开街。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的演变告诉我们文化发展要(     
①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
②探索关系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
③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以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中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2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大联考政治试题
9 . 毛泽东:“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习近平:“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     
①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②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文化发展要立足社会实践
③不忘本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20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冲刺大联考政治试题
10 .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以千年文明与现代技术的碰撞,以“水”为串联,演绎出一幅幅中国式浪漫的唯美画卷;以东方美学与国际视野的交融与共生,舒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图景;以中国风范与亚洲风情的辉映与对话,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愿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交相辉映。这体现了(     
①融通不同资源,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③凝聚民族力量,彰显以爱好和平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④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交流互鉴、融合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安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