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形成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将中华文明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重要元素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文化发展的创新实践为基础,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不断开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7日内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五一”假期,文旅市场升温,各地古镇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放眼望去,处处是排起长龙的小吃摊位和“今日客满”的民宿招牌,然而,面对旺盛的旅游需求,古镇同质化现象让一些慕名而来的游客感到失望.大同小异的外观设计,千篇一律的制式产品,连商业业态都有些雷同,烤肉、酒吧、网红奶茶、手工银饰……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缺少地方特色和文化感。

部分古镇越来越相似,并非历史遗留或自然形成,而是不合理商业开发的结果。古镇需要开发,才能更好满足游客需求,但一些新开发的古镇,未能处理好商业化和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开发者往往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不注重挖掘当地民间传统文化,只是照搬照抄已有商业模式,甚至为了实现商业功能粗暴迁走当地居民,反而失去了文化之根、独特之美。避免古镇同质化发展,需要统筹处理好古镇商业性与文化性的关系。

(1)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关系原理分析如何处理好古镇商业性与文化性的关系。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为古镇的良性发展提两条合理建议。
3 .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常德考察了常德河街,了解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利用、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等情况。历史上,常德河街曾是繁荣兴盛的大码头。2016年,常德市复原老河街风貌,建成以老常德时期河街为原型的河街,打造集旅游、商业、文化、历史于一体的记忆古街,展示高腔、丝弦等常德当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简要回答: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2024-06-0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年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政治试卷二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主席习近平回顾2023年时指出,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很有力量、很显底气。这一年,我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涌现出众多道德模范,引领社会风尚;这一年,文化之花在祖国大地盛放。“文博热”火爆、“文创风”劲吹,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

讲述榜样事迹

宝秀兰是2023年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内蒙古奈曼旗候选人。20多年前,她怀揣绿色梦想,在科尔沁沙地深处开始了同“沙魔”的抗争。20余年间,她带领百姓植树30余万株,治理沙漠6万多亩(1亩≈666.7平方米),当地植被覆盖率达到50%以上,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她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带领群众把村集体封山里剩余的2万亩更难治理的白沙子治理完,为此她还制定了包头嘎查沙地绿色生态经济五年发展规划,保护好来之不易的治沙造林成果的同时,努力帮助村民致富。近年来,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宝秀兰抓住有利时机,带领村民积极发展沙漠旅游,依托当地的生态条件,推动当地“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

2023年9月,宝秀兰荣登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先后获得全国防沙治沙标兵、通辽市道德模范、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最美家庭标兵等荣誉称号。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知识,分析说明宝秀兰的先进事迹对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启示。

◆厚植火热生活

这一年,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深耕厚植,《寻古中国》《非遗里的中国》《长安三万里》等影视作品屡创收视佳绩和火热票房,歌剧《运河谣》等一大批文艺精品力作抒发人民奋斗豪情、传递民族精神之光。一年来,“村超”联赛、“村晚”等群众文化活动活力四射、火爆出圈,“共享阅读空间”“数字文化体验馆”等“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更加贴近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这一年,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为建设文化强国奋力前行。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该观点。

增进文明互鉴

202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2023年,中国—中亚峰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一系列活动成功举办,增进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展现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携手共建、互利共赢的生动实践,引发热烈反响。讲好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是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

(3)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思维知识,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视野”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4-06-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临考预测押题密卷政治试题B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电视剧《我们这十年》浓缩了11个行业普通人的故事,以小人物折射大时代、展现新时代新成就,反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不断提升。开播以来,不负众望、好评如潮。

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简述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2024-06-0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考试信息模拟卷(二)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舞剧是以舞蹈作为主要表达手段的舞台艺术,是舞蹈、戏剧、音乐相结合的表演形式。近年来,中国的舞剧不断推陈出新。舞剧《水月洛神》,创作者运用独特的想象力,采用先进科技,展现了月光如九天银河瀑布倾泻而下,用视觉艺术完美地诠释了思念的虚无缥缈。舞剧《咏春》则是行云流水,柔中带刚,是武与舞的完美结合。舞剧《只此青绿》用舞蹈为观众开启沉浸式的“赏画”体验,体验宋代美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山水写意美。《五星出东方》讲述织锦护臂的故事,婀娜妩媚的“灯舞”宛如手可摘星辰,端庄大气的“锦绣舞”展大汉气魄,火热动感的“集市舞”让观众一起摇摆,引人入胜的故事笑中带泪,表现了汉文化与西域文化的碰撞,在当下艺术中很有创新。

专家分析舞剧火爆的原因在于,新创新的舞剧关注现实题材、现实生活,与时代同频共振,更具时代感;并注重舞台审美与当代观众的接轨,舞台音乐等艺术节奏契合当下观众的心理节奏,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市场需求,使传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先锋的象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中国舞剧是如何实现艺术创新的。
2024-05-2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铁一中、地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近年来,中国动画创作者将美术传统与当代技术充分融合,在美学风格上不断实现突破。动画短剧《雾山五行》接续中国古典文学的传奇传统,以水墨写意画风,将中国古代景观具象化,并融入武侠叙事。此后《中国奇谭》直接化身多种美术风格的“展示台”。不仅水墨动画、剪纸动画、木偶动画等通过创新技术赋能重焕生机,动画创作者还进行了许多创造性的实验。从传播效果来看,观众对这些富有传统文化意蕴美学风格的肯定,证明了将动画天然具有的写意特色与中华美学注重意境营造的传统相结合,能够在动画“画风”上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创新动画“画风”,需要讲述符合当代生活情境的故事,注入契合观众情感需要的内涵,让观众产生代入感从而真心喜欢,用新的视听语言反映时代脉动,探索一种能够回应当代人情感诉求并引发普遍共鸣的“中国风”。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发展的路径的相关知识,谈谈怎样才能创作出一种能够回应当代人情感诉求并引发普遍共鸣的“中国风”式的中国动画。
2024-05-2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宁市普师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平天下’不是打天下,不是统治天下,而是让老百姓摆脱贫困,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天下都以你为榜样去和平发展,用你的理念去协和万邦,实现大同,这就离‘平天下’不远了。”

十多年来,向巴布亚新几内亚推广菌草扶贫技术,帮助塞内加尔解决乡村居民饮水问题,让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重焕生机,将世界最先进的铁路连进老挝,在巴黎介绍和平可亲文明的醒狮,在柏林驳斥“国强必霸”的陈腐逻辑,在布鲁塞尔讲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民族选择,在“沉思的雅典娜”浮雕前引用“止戈为武”的典故……中国共产党始终胸怀天下,始终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将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引领新时代的中国携手世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道上践行着自己的天下情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基本路径的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践行天下情怀的。
2024-05-0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五校(省实、广雅、执信、二中、六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9 . 花开满城,游人如织,徐州文旅迎来“小阳春”。江苏徐州凭借丰富的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和文旅消费载体,抢抓发展机遇,在数字时代强调科技引领,迭代打造新的文旅增长点,让文旅热起来、让经济旺起来。

●徐州公交开通“彭城七里”定制线路;机关停车场免费向社会开放3532个停车位;地铁在重要节假日延长运营时间……为给游客最佳的旅游体验,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系统正开启“加速跑”。

●《彭城风华》云龙湖夜游演出,将多种前沿技术与艺术呈现方式创新应用,让观众在实景演出中体验多元艺术氛围,沉浸于当时的年代场景。

●徐州艺香香包非遗工坊将文化创意与非遗技艺相结合,一针一线中,小香包如今已做成了大产业。马庄香包每年吸引到访游客30万人次,2023年销售收入突破1000万元。

●在新沂马陵山红色文化教育园瞻仰陈毅元帅雕像,在贾汪区马庄村感受乡村振兴战略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落实与弘扬……一条条红色路线将历史景点“串珠成链”,盘活徐州的红色文化资源。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以“促进文旅消费市场繁荣”为主题为本地文旅融合发展提出建议。
2024-05-0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上春山》的火爆,不仅仅是一首歌曲的成功,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传承和弘扬。当《上春山》的旋律渐渐远去,留下的不仅仅是歌曲的回响,更是对古诗词和传统文化的无尽思考与探索。《上春山》这首歌中借用了白居易的《忆江南》,还原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其他桥段还出现了“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变式,听了使人有一种酣畅淋漓之感。为了让《上春山》体现出贵州原创音乐的蓬勃力量,编曲潘安昕在曲子风格上以而向全国观众的大众国风为主,运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乐器,显得更加的喜庆欢快接地气。而作为贵州的歌曲,他特别加入了贵州的民族打击乐器,如木鼓和竹排,让歌曲符合大众审美又不失“贵州味”。

《上春山》的成功,不仅仅是对贵州自然风物和文化的肯定,更是对中国乃至世界各地文化的肯定。它向我们展示了,只有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独特性,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让传统文化源源不断焕发生命力。

根据以上材料,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上春山》歌曲创作成功的原因。
2024-05-0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雅礼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