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央视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用和诗以歌的方式让古老的诗词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该节目由文化学者、音乐界名人组成鉴赏团,讲述文化知识、阐释人文价值,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为观众解读经典背后的文化内涵。节目将经典古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以独特创意赢得观众喜爱,让经典照进现实; 选择“惜时”“励志”“亲情”“友情”“家国”等主题的诗词,点燃美德之火、信念之光;在传播形式上,节目打造出融媒体跨屏交互的创新模式,为每首歌曲量身定制4种不同的新媒体产品,凭借优质的内容引发裂变式传播,走进公众视野。


结合《经典咏流传》这一成功案例,阐明我国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2 . 用车灯照亮孩子回家路的司机,脱下雨衣为婴儿遮雨的送餐哥,脱去冬衣趴在冰面上救孩子的好心人……《人民日报》曾发布一组主题为“感谢你,陌生人”的照片,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共鸣。该组照片的传播有利于(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彰显我国文化自信的力量
③夯实和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④弘扬主旋律,引领社会风尚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22-08-25更新 | 195次组卷 | 34卷引用: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B(合格性)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抗疫题材电影《中国医生》于2021年7月9日全国上映,一举夺得暑期档电影票房冠军。影片将焦点集中在武汉金银潭医院这个“疫情暴风眼”上,以小见大进行创作,将一幅波澜壮阔的抗疫画卷徐徐展开。影片始终立足人物创作,大群像中,主要角色依旧鲜活,与此同时,科工作人员、保洁员,外卖员等为抗疫作出贡献的各领域平凡英雄也均作出细致描摹。影片彰显中国抗疫精神,将普通人的努力付出,守望相助全面而诚挚地呈现。拍摄前导演转场各地与不少角色原型,如钟南山院士、张定宇院长等会面、访谈。编剧便前往武汉,走访医生、专家、社区工作人员、外卖小哥、社区义工等等,收集资料。影片的拍摄调动了各方资源,既有符合时代潮流的大片叙事风格,又有中国故事的独到视角。观影后,有网友表示,“回望2020年那个不一样的春节,我们充满了感动和自信,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也有网友表示;“《中国医生》真实还原了中国式的抗疫实践,让我们见证了平凡人的伟大,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


(1)电影《中国医生》的创作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的?
(2)从“中华民族精神”的角度,简述弘扬“抗疫精神”的重要意义。
(3)运用“文化发展基本路径”的知识,谈谈电影《中国医生》的成功对新时代文化创作有何启示
2022-01-23更新 | 82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六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A)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

1921年,时任中国政府矿政顾问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和中国考古学家袁复礼首次主持发掘了位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大批精美陶器、石器等珍贵遗物,揭示了史前华夏的人文之光,开启了中华文化的寻根之门,破除了“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谬论,推翻了“中国文化西来说"的错误认识,揭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

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陕西蓝田上陈、重庆巫山龙骨坡、云南元谋等遗址的考古发现,证实了中华大地在200万年前就已有人类活动。

湖南道县玉蟾岩、浙江浦江上山和义乌桥头遗址的考古发现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水稻农业1万多年前发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是世界粟作与稻作农业的起源地。北京周口店遗址,浙江余杭良渚遗址、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陕西秦始皇陵、甘肃敦煌莫高窟、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窑址……这些遗址见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之光,向世界诠释着何为“中国气派”……百年考古实践不仅完全重建了中国史前史,也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有文献以来的中国历史,同时,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行进在历史正确方向之上。


(1)百年中国考古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考古可以延伸历史轴线、丰富历史内涵、增强历史信度、活化历史场景。请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分析。
(3)有人说学考古=没“钱”途。请你就此写一篇短文,谈谈你的看法。要求:①围绕主题,逻辑清晰;②规范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③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1-12-20更新 | 207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电视剧《觉醒年代》用鲜活高超的艺术形式,讲精彩了中国共产党创立的故事,讲清楚了波阔的历史巨变背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讲透彻了历久弥新、丰沛博大的中国精神,用真诚打动人心。该剧开播以来口碑炸裂,吸粉无数,再一次证明创作优秀文艺作品要(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②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示范作用
③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④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为目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1-28更新 | 908次组卷 | 2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实验班)

6 . 针对近年来义务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诸如学生作业负担仍然较重、作业管理不够完善问题;校外培训仍然过热,一些校外培训项目收费居高,资本过度涌入问题等,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双减”意见》)。《“双减”意见》强调,一方面要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以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相关知识,指出中共、国务院出台《“双减”意见》的依据。
(2)运用实践、认识的相关知识阐述国家出台《“双减”意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7 . 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全国各地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进机关、入校园、奔基层,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让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利于(       )
①坚定理想信念,为奋斗前行提供智力支持②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抵御外来文化的能力
③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国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在民法的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个人就是整个的国家。”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我国民法典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是人类法治文明的精彩一跃。民法典坚持立足国情和实际,全面总结我国的民事立法和司法的实践经验,它直面人民生活的痛点难点问题,满足新时代人民法治需求。比如,明确禁止高空抛物,捍卫“头顶上的安全”。民法典同样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由于互联网对损害后果“无限放大效应”的特殊性,它创设了更正权、删除权以及禁令等和互联网发展相匹配的民事法律机制。民法典集纳了中华民族的公序良俗,却不是对历史传统的“亦步亦趋”;吸收了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但不是对外国法律的“照单全收”。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谈谈民法典这一人类法治文明的“精彩一跃”带给我们的启示。
2021-05-20更新 | 192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瞻仰红船,领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去革命纪念馆,寻找比《潜伏》更惊心动魄的“谍战”情节;到革命烈士故居,在先烈奋斗过的地方感受革命的氛围……“七一”前后,红色旅游热度攀升,各地红色旅游项目增强游客体验感,释放红色文化魅力。红色旅游持续升温有利于(     
①弘扬党的革命文化,实现社会思想意识的一元化
②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奋进新时代的磅礴伟力
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3-07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福建省新高考测评思想政治卷(第七模拟)
10 . 漳州市关工委组织开展一系列未成年人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参观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等红色遗址;老红军、老战士进校园为学生带去最鲜活、最生动的故事。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       
①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为青少年提供精神指引
②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③意在用革命文化之火,激发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磅礴力量
④能提升科学文化素养,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