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章合为时而著”,要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
②要坚守传统习俗,同时融通古今中外文化资源,综合创新
③要依靠人民,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要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善于运用外来文化直接解决中国的时代问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延河溜冰》是一幅表现军民溜冰、共享快乐的经典作品,承载着国家的文化记忆。

材料一

材料二   在延安地区,刘岘(xiàn)创作了大量木刻作品。战士们把他的木口木刻版画贴到枪托子上面,可见喜爱的程度。

在革命战争年代,延安的运动场所非常有限,延河就成了天然的运动场。大家注意看冰鞋划过的痕迹,那一道道弧线像一道道彩虹,这是一种充满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艺术表现。延河岸边,站立着观看溜冰的人。更远处,还有赶着牲畜的劳动者。

通过画作,我们能感受到延安不仅是民歌之城、艺术之城、革命之城,还是一座体育之城。当初中央红军进驻延安,除了带来中国革命的未来,也带来各种体育运动。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群众之间就是通过溜冰这样的体育运动来加强鱼水深情的。

《延河溜冰》描绘了当时延安社会生活中浪漫、诗意、活泼的一面,像一首革命的抒情短诗,用艺术语言生动诠释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光荣革命传统。

(1)结合上述材料,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说明这幅版画的创作给我们的启示。

材料三

“大家”说

刘岘的作品刻线绮丽,在东方是第一位的。

——1936年,平塚运一(日本版画家)

刘岘是最有创造性的中国木刻家。

——1959年,法复尔斯基(苏联版画家)

在艺术风格上,刘岘既继承了我国民族传统的艺术特点,又吸收了外国木刻的技法。他的作品充分发挥出木刻艺术特有的功能。

——1981年,萧军

(2)结合材料一、三,说明应该如何创造中华民族的新艺术。
2024-02-1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卷

3 .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创作于1943年夏天,首演于晋察冀边区的西柏坡,正处于抗日敌后战斗最紧张、最残酷的时刻,根据地生活异常艰苦。歌曲在老乡屋后的山坡上写出来的,音乐有进行曲节奏的铿锵有力,又充分运用了五声音阶的素材,使其具有浓烈的中华民族的音乐风格。不靠救世主、团结就是力量的呼喊,描绘抗战大团结、迎接新中国的动人前景,首演即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赢得巨大共鸣,迅速传播开来。


80年来,这首歌伴随着时代的脉动传唱不衰,在特大洪灾的抗灾现场、在建党百年的纪念大会,都响起过“团结就是力量”的有力旋律,歌曲在时光中沉淀为红色经典。


(1)结合材料,从文化角度说明,《团结就是力量》为什么能成为经典?

讲团结的关键在于凝聚共识,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现代社会是多元社会,大家对许多问题看法未必完全一样。面对同一件事情,往往众声喧哗,观点不一,越是诉求不同、看法不同,凝聚共识就越是重要。“上下同欲者胜”,我们必须站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基础上寻找共同的立场、朝向一致的方向,这样才能让14亿多中国人团结起来为了共同的大目标而奋斗。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说明,在今天的中国形成“共识”的必要性。
(3)运用所学,就中国共产党“寻求党内外、国内外不同层面的最大公约数”中的具体政策或做法列举一例。
2024-01-2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近年来,北京市加大对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

传承文脉,活化遗产。摸清大运河北京段沿线的历史文化遗产家底,加速修复燃灯塔、张家湾古镇、桥闸码头等运河遗址……再现古运河风貌。同时,让大运河文化“活”起来,举办非遗文化市集、汉服打卡等活动,得到活化利用的运河文化成为时尚潮流,彰显古今共融的历史文化魅力。

文旅融合,以旅彰文。培育大运河主题精品旅游产品,推动大运河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创建通州大运河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特色小镇,建成大运河博物馆、城市副中心剧院和图书馆等重大公共文化设施,推动通惠河部分河段、潮白河部分河段实现游船通航功能。

区域协同,交流合作。发挥大运河联接京津冀等地的轴线作用,促进沿线省市以大运河为媒介开展交流合作,探索以文化交流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持续办好中国(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京津冀文化交流季、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等文化活动,释放协同发展活力,加强沿线区域人文艺术交流。


结合材料,从文化角度,分析北京市加大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意义。
2024-01-19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 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政治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北京扎燕风筝以燕子为造型,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燕子家族——肥燕、瘦燕、比翼燕、半瘦燕、小燕、雏燕,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人们在燕子的膀窝、腰节和前胸、尾羽等处加上蝙蝠、桃子、牡丹等吉祥图案,以寓意着幸福,长寿和富贵等美好的愿望……


许多人致力于扎燕风筝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其中作为非遗项目北京扎燕风筝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老杨入行不算早,但坚持至今已有20余年。他没有美术功底,便从临摹开始,一点点琢磨。刚开始他整宿地画,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年多。非遗是技艺也是文化,来自历史更得走向未来。于是,老杨的身影不断出现在社区、校园和众多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中,向更多人传授北京扎燕风筝的制作技艺。在这种教与学的互动中,他发现扎燕风筝多数都是固定版式,不太好拿,放的人也渐渐少了。不过,人们却以另一种形式接纳了扎燕风筝——将其作为装饰品摆放在家,寓意好,又有特色。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如何让来自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向未来。
2024-01-1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2022年,中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中国色彩”。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惊艳世界,向世界展现中国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期间,蹴鞠通过多种形式亮相卡塔尔,向世界各地球迷讲述中国蹴鞠文化的故事⋯⋯各类丰富的非遗资源,成为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中国非遗进一步“活起来”甚至“潮”起来,大量“国潮”文创产品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红”。“国潮”助力古老非遗更好连接现代,飞入寻常百姓的烟火生活,不断迸发新的活力,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炫目的光彩。


运用文化相关知识,说明如何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
2023-07-15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的时间、空间和社会环境存在较大差异,但二者在许多方面具有契合性。正是这种契合性,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同中华传统文化“天下为公”的追求都寄托着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
②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民为邦本”等民本思想的延续
③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同中华传统文化“知行合一”“以行为本”等探讨都体现出鲜明的实践性特征
④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同中华传统文化的“协和万邦”“胸怀天下”之道,都具有宏大的国际视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 东城区“27院儿”秉承以艺术推动社区发展的理念,升级公共服务设施,引入第三方运营机构,开展胡同舞蹈“北平派对”、“当我像你一样”老年与青年对话、“老好使Shop”购物杂货铺等活动,吸引老人、年轻人、青少年争相成为参与者、培育者。这一做法说明(     
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有利于保障居民基本文化权益
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③多样文化赋能社区发展,社区发展要以文化发展为前提
④社会化运营激发街区文化活力,增强社会凝聚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大运河:和谐共生的时代新貌。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北京市积极发挥示范作用,推动大运河生态、文化、经济和社会协同发展。北京不断在水生态修复、园林绿化、景观营造等方面打出“组合拳”,打造绿色生态带,使大运河变为生态之河;北京城市副中心构建了“一河三城”的保护格局,使运河两岸的文化遗产资源得到全面保护和传承利用,经历了过往盛世繁华的北运河历史文化遗产,再次迎来了春天;金融科技、文创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布局运河两岸,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一系列举措使得运河的民生保障功能凸显,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可谓获得感、幸福感满满。如今的大运河,旧貌换新颜,尽显出奋进的时代脉动。


(1)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阐述北京市是如何推动大运河“旧貌换新颜”的。
(2)高中某班同学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就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撰写建议,现邀你参与,请你运用所学提两条建议。
(3)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说明北京市对大运河的保护与发展是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的。
2023-01-12更新 | 34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摸底考试政治试题
10 . 电视剧《山海情》讲述了西海固人民脱贫的故事,该剧的制作没有渲染金牌导演、华丽的演出阵容和现代高科技,而是潜心进行扎实的剧本创作,把握电视剧的灵魂所在。该剧自播出以来,大受好评,获奖无数。这启示我们文化创作应(     

①运用各种先进技术创新故事表现形式,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②注重作品内涵,体现时代特征,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④尊重历史、复刻历史、敬畏历史,让历史关照现实,凝聚人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1-12更新 | 309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摸底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