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2024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叮嘱广大文物工作者:“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当前,我国一些中小学把课堂“搬”进博物馆,使学生在探寻文物过程中,见证古人的想象力、创造力,找到自己的热爱,并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由此可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有利于(     
A.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B.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以及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C.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D.充分利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育人
7日内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徐州、南通等市高三高考考前打靶卷政治试题
2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新时代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要坚守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坚守好理论创新的“魂”和“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根脉”是(     
A.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共产主义理想和“天下大同”思想
C.全人类共同价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各族人民共同理想
2024-04-11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大江大河、高原湖泊、雪峰雨林,山河无言,都是故事。某新媒体科普公众号专注于从地理视角讲述中国,汇集了严谨与浪漫、逻辑与想象、辽阔与深入,《什么是武汉》《这里是中国》《100年,我们重塑山河》等文章、图解、视频受到海内外读者喜爱,单个作品最高浏览量达2亿多次。该新媒体科普公众号的成功,在于(     
①展现了祖国大美山河,丰富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
②促进文化产品国际传播,推动世界文化融为一体
③介绍多样和谐的中华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
④讲好中国故事,展示真实的中国,推动文化交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近年来,科幻微短剧创作快速发展。然而,质量却有待进一步提升。广大创作者应始终将艺术坚守和价值引领作为创作第一要务,不仅要有科幻外壳,还要有文化内核,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高度。此举旨在(     
A.大力弘扬传统美德,普及科学知识
B.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弘扬主旋律
C.对科幻微短剧创作加以监管和限制
D.提高人们科学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
2024-01-11更新 | 15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政治试卷(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脉中华》12月18日起重磅推出,该栏目面向港澳台受众,以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主线,于润物无声中增进港澳台同胞对于中华文化的体认与热爱。这体现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是(     
A.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B.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正确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6 . 2023年9月9日,由全国工商联指导,由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主办的“2023中国文化产业峰会”在隋唐丝绸之路起点——西安大唐西市成功举办。会上,大唐西市集团联合国内外数十家机构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路精神打造的“文化数字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举办以上活动有利于(       
①促进文化与经济相交融,提升文化这一硬实力
②坚定文化自信,持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③推进文化数字化资源整合,推动文化产业转型
④汇聚民营企业合力,使其成为文化发展的主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方寸之间阅览千年。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博物馆,然而“博物馆预约难”也频频登上热搜。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不充分
B.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不协调
C.文化发展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统一
D.人们的文化需求与高品质文化供给不平衡
2023-11-23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扎实推进。

建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推进《复兴文库》等文化工程;《长津湖》《山海情》等优秀影视作品广受好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不断推进。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000多个、文化馆3000多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万多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万多个,农家书屋58万余家。在城市,“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文化空间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在乡村,文化服务中心将农技知识、书报电影等送到农民群众身边;在线上,数字文娱、云端展览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获得精神食粮……


(1)结合材料一,简述如何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材料二   一部党史就是一部青年的奋斗史。1919年,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将中国大地唤醒,开启了觉醒年代;1921年,一批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开启了中国革命道路,建立了中国共产党;1922年,一批有志青年凝聚起中国青年的志向,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此时应运而生……无论历史怎样变化,无论时代怎样发展,中国的青年总能在危难时刻挺起脊梁,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不惧危险,不怕挑战,在青春的画卷中为我青春之中国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2)某班拟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做新时代好青年”为主题组织交流会:请你从青年如何砥砺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拟一份发言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150字左右。
9 .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人世间》改编成电视剧后大获成功。优秀文化作品借助影视化力量实现破圈,不仅有效提升影视产业发展质量,也能反哺图书市场,相关图书热销,原著小说在线阅读率持续上涨。这说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发展
B.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C.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
D.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2023-09-05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曲塘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期期初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0 .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的关键时期。建设文化强国要(     )
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④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7-03更新 | 32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