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建设文化强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团省委、省委宣传部、省委文明办、省委政法委等11家单位共同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梦·青年志’——寻找身边的陕西好青年”主题活动结果揭晓。马星海等60人被评为第十一届“陕西好青年”个人,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团队等30个集体被评为第十一届“陕西好青年”集体。张红星被追授为第十一届"陕西好青年"个人。

本次活动共推选出爱岗敬业、创新创业、勤学上进、乡村振兴、崇德守信、平安正义、文化传承7个类别的“陕西好青年”个人和集体,展现当代陕西青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青春豪情,激励广大三秦青年开拓创新、务实进取,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动员全省广大青少年以他们为榜样,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陕西省开展“寻找身边的陕西好青年”活动的意义。
今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政治试题

2 . 潮起亚细亚,欢歌钱塘江

以体育之名,聚亚洲之力,筑未来之路。在充满活力的中华大地,在亚洲大家庭的共同努力下,杭州亚运会成功举办,为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促进亚洲人民团结和友谊作出新的贡献,奏响了“心心相融,爱达未来”的时代乐章!

1.以水为主线,在良渚之光、宋韵画卷、国风雅韵中尽显中国式浪漫,零碳甲醇火炬、电子烟花、数字火炬手,让许多“沉睡”在画作里的中国故事活了起来;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将拥有5000年古老文明的中华良渚文化与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新浙江完美相连,精彩绝伦地呈现在世界面前,展示了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巨大成就和坚决实现碳中和的绿色发展理念和行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所蕴含的哲理是(     
A.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B.正确认识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基础
C.尊重客观规律是规律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2.(多选)亚运会是体育盛会,也是文化盛宴。在杭州亚运村国际区,设计师从青瓷和良渚古玉中提取质感和色彩,从《富春山居图》中提取山水之形,将画作搬上了建筑的外立面。在亚运村文化小屋里,一条长达60米的“中华龙”风筝盘旋于屋顶,象征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上述设计(     
A.创新了文化的呈现形式,展现中华文化魅力
B.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促进了文化发展
C.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丰富中华文化内涵,增强了民族文化的认同
3.(多选)随着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相继在中国举办,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的时代引领力和精神感召力不断彰显。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有利于(     
A.以团结、包容姿态从体育赛场走向世界舞台,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助力中华儿女团结一心、踔厉奋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C.发挥其引领作用,促进青年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D.博采众长,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4.(多选)从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到“奋斗者”号极限深潜,从荒漠化治理到低碳生活,从杭州亚运会到“贵州村BA”,从中国“神草”到雅万高铁……中国故事精彩纷呈。中国故事(     
A.传承了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B.意味着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相通,中国和世界相互成就
C.表明中国携手各国应对全球性威胁,维护各国核心利益
D.折射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接力奋斗,不断创造幸福生活的历程
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亚运会承载着亚洲人民对和平、团结、包容的美好向往。亚洲各国虽然发展程度、文化传统、政治制度不尽相同,但作为山海相连、人文相亲的命运共同体,亚洲人民以体育促和平,坚持与邻为善和互利共赢。亚运会以体育促包容,增强文明自信,坚持交流互鉴、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

亚洲国家差异性大,但亚洲文化和而不同、包容性强。结合材料二,分析包容性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2024-04-27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政治仿真模拟卷03
3 . 在贵州榕江,一项被网友称为“村超”的足球赛事火遍了全网。赛事展现出群众当家、政府服务,体育打头、文化助阵的和美景象,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       
②文化发展始终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③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       
④文化具有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0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12月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试题
4 . 电视剧《人世间》以周家三代人的人生经历折射出近半个世纪家国、制度、情感结构、道德伦理的嬗变,反映了中国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该剧还被迪士尼购买了全球版权,让欧美观众更贴近中国的现实社会,有机会与七八十年代的中国人产生共情。该剧之所以能在国内和海外热播,是因为(     
A.坚持以问题为中心的创作导向B.我国文化发展以对外输出为目标
C.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D.文化决定经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2024-02-0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市大力推动农村文化发展,建设了灯光篮球场、文艺舞台、图书室等公共文化设施,每年推出近万场文体比赛和文艺演出,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公共文化服务。这说明文化发展要(     
A.把追求经济效益作为首要目标B.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C.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D.以丰富的文化形式满足人民一切需求
2024-02-0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浙江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已整一年,在先行先试的探索中,除了省级层面统一规划共同富裕蓝图外,各地级市也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实施共同富裕的路线图。如宁波市制造业基础雄厚,要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优势;温州市民营经济发达,可以在如何推进“第三次分配”等方面进行探索;而山区26县一直是浙江省区域均衡发展的“短板”,这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应作为我省示范区建设的突破性“抓手”。

材料二    扎实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党中央赋予浙江的重要使命。浙江在践行这一使命过程中,按照“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总体要求,以满足人民美好精神需求为导向,进行了有益探索:坚持用好古越文化等具有浙江独特精神气质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船启航地特有的红色资源,融通优秀外来文化资源,不断推出有浙江辨识度的文化精品;打响“最美浙江人”品牌,实施百城万村文化惠民工程,推广“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着力提升公民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浙江正以昂扬之姿,努力成为人文之美更加彰显、精神生活普遍富足的省域范例。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说明浙江省在建设示范区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角度,分析浙江省是怎样建设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省域范例的。
(3)实现共同富裕,有你有我。请你就青年学生如何助力共同富裕提两条建议。
7 . 2023年11月15日,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千车万人”重走长征路活动在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朋友通过重走长征路的形式,体验红色之旅,感悟伟大长征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举行“千车万人”重走长征路活动(     
①有利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②旨在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③有助于以文化人,激发民众爱国热情        
④有利于弘扬传承传统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隋代乐舞俑“动”了起来,三星堆的青铜人像“玩”起了说唱……“活”起来的文物广受年轻人追捧,沉睡的国宝晋升为“顶流”。这表明,文化发展要(     
A.坚持把经济效益放首位
B.依赖于先进的科学技术
C.全面继承我国古代文化
D.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4-01-1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试题

9 .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生活垃圾产生连续多年快速增长。某地垃圾分类“撤桶并点”后,垃圾分类点设置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分歧和矛盾,某班同学对此展开了讨论。

基于上述问题,该地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部署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建立如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对上述三位同学的观点进行综合评价。
(2)分析该地推动垃圾分类的做法是如何体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
(3)有人认为,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该观点的合理性。
2024-01-1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3-2024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政治试题(三)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近年来,科幻微短剧创作快速发展。然而,质量却有待进一步提升。广大创作者应始终将艺术坚守和价值引领作为创作第一要务,不仅要有科幻外壳,还要有文化内核,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高度。此举旨在(     
A.大力弘扬传统美德,普及科学知识
B.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弘扬主旋律
C.对科幻微短剧创作加以监管和限制
D.提高人们科学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