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建设文化强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昨天你用生命捍卫我们,今天我们用法律保护你。

2019年9月,西湖区检察院公益损害与诉讼违法举报中心接到市民王先生举报,在某网络平台上有人销售侮辱、诋毁英烈的贴画。经调查发现,翟某某在网络平台销售侮辱、证毁革命先烈董存瑞、黄继光的贴画,并在董存瑞舍身炸雕堡的画像上配有“连长你骗我!两面都有胶!”等文字,在黄继光舍身堵枪级的画像上配有“为了妹子,哥愿意往火坑里跳!”等不雅文字。西湖区检察院认为该行为是对英雄烈士的诋毁和亵渎,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杭州互联网法院通过在线方式对被告翟某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六条规定,翟某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侵害英烈名誉的行为,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面对近年来网上将抗日战争娱乐化、调侃模仿的状况,我们在正本清源、捍卫正道的同时也向社会释放了“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的强烈信号,更警示英雄不容诋毁,这不仅是道德底线,更是法律红线。挥卫英雄,守卫良知,并非只是英雄后人的职守,更是全社会的共网使命、全体人民的共同责任。

材料二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出。英雄烈士,既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也是一个国家光辉历史的记忆。郁达夫曾说过:“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英雄,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情感,是国家自立自强的精神内核,无论如何不该被丑化、诋毁。今天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既需要英雄,也需要英雄精神。


(1)结合材料一,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法院作出这一判决的理由。
(2)这一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3)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亵渎英雄的行为进行批驳。
2023-05-17更新 | 2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