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发展好、运用好文化软实力,向世界大力宣介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文化,将一个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中国展示给世界,对于树立和维护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意义。这表明(       
①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与核心
②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与经济、政治是同步发展的
③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④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有利于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随着中国文化娱乐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社交媒体的普及,数量庞大的粉丝群体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对于年轻人来说,“粉”什么、怎么“粉”就成为关键。对这一热情加以正面引导,有利于鼓舞年轻人通过对标偶像,增添“变成更好的自己”的动力。面对“粉丝文化”,青年学生应该(       
A.坚决抵制B.紧跟潮流C.科学对待D.不迎不拒
2024-01-2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进口”的节日】

在上海,年轻人以独特的风格重现万圣节。2023年10月31日的傍晚,夜色渐浓,在最热门的打卡地点巨鹿路,年轻coser(扮演者)穿着创意十足的服装走上街头,引人注目,现场气氛热烈:可爱的小精灵、威武的超级英雄……,有的扮演打工人,调侃就业困难,淋漓尽致地演绎职场中的各种无奈。但也有一些年轻coser(扮演者)以恶搞博出位、博眼球为乐,扮演内容低俗,被警方直接带走。

近期,和上海万圣节相关的词条屡屡冲上微博热搜,评论区有网友评价如下:



阐明你对“进口”节日的态度,并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加以说明。
2024-01-1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利用腾退空间、交通枢纽、商业楼宇、公园绿地等场地,建设新型公共文化设施;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在社区内建设邻里图书馆,激活公共阅读服务微循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加强智慧图书馆建设,推出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打造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打造各种形式的公共阅读空间(     
①旨在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②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③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惠民工程
④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维护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时下热兴的“村BA”“村超”是昂扬向上的乡村文化新貌的生动体现。与“村BA”“村超”相映成趣的是“村歌”“村舞”。在“村超”的激情赛场之余,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没有成为棚窗里的展品、束之高阁的技艺,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融入到百姓的生活,并且以更为有效的方式广为传播,让更多的观众了解、让更多的观众热爱,真正成为人们“身边的非遗”。由材料可知,推进乡村文化新貌有利于(       
①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保障村民基本文化权益
②繁荣农村文化市场,用物质文明促进精神文明发展
③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让群众有更多幸福感
④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0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首部以扫黑除恶常态化为时代背景和故事主线的电视剧《狂飙》爆火。该剧扎根生活,反映现实,揭开了时代变迁与黑白交锋中人性的变化与命运的走向,描摹出坚决“打伞破网”的决心,以及基层执法者不忘初心的精神,实现了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双向统一,收视和口碑一路“狂飙”、由此可见,该剧的成功在于(       
①立足人民群众生活实践,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引发了人们的普遍共鸣
②追求细节,全景式还原了国家扫黑除恶和人民生活的历史真实经历
③用理想信念凝魂聚气
④传播正能量,向观众传递了正向的价值观,带给观众以温暖与敬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0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强调“两个结合” (     
①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②体现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高度自觉和自信
③展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继承传统文化
④强调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居指导地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材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

材料二   杭州亚运会之际,佩香囊、戴香包,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在杭州走俏。像有款香囊,集合了三种非遗元素:布料是浙江的土布纺织,刺绣来自青海绣娘的传统技法,而木船、开口笑等图案选自流传于云南的民歌集《坡芽歌书》。第一批4000多个小香囊被抢购一空,又追加制作1万多个。消费者反馈:像这样通过一些手工艺品去真正地传承下去,就让我们感觉到这个传统文化真的就是走进了我们老百姓的心里,博大精深的文化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我们也感到很幸福。


(1)结合材料一,运用真理的知识,说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亚运期间杭州文创产品走俏的时代意义。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10个国家宪法日。习近平指出,设立国家宪法日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也是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不断提高宪法实施和监督水平。坚持知识普及、理论阐释、观念引导全面发力。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在全社会开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国家根本法的优势和功效,推动宪法实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材料二   在宪法宣传周期间,宪法宣传走入中小学校园,某学校将联合相关部门组织举行“法在心中”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孩子们从小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

(1)“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请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谈谈开展宪法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2)请你为学校策划一个“法在心中”宪法宣传教育周活动方案。
要求:自拟标题,说明活动的目的,设计活动的方式,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3-12-21更新 | 17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题(B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山西运城古称河东,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名胜古迹和文物旅游景点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为了让如此规模的“国宝”重放异彩,他们采用传统方法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对文物进行监测,为文物的“容颜永驻”提供技术支撑,运用数字化与现代技术,保护珍贵文物;与高等院校开展合作研究,充分挖掘文物价值,深刻阐释其文化内涵,利用舞台剧、蒲剧、歌剧、话剧、音乐剧将文物故事搬上舞台,将传统和现代艺术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深入阐释和丰富文物价值;开展系列文物展览活动,运用3D打印技术“临摹”的典型文物,增强观众的现场体验感。这些“活”起来的“国宝”,让观众近距离品味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怎样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热起来”?

材料二   湖湘文化,作为湖湘大地上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区域性文化,一直呈现出勃勃生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杨度的“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毛泽东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等绘就了彪炳史册的湖湘文化。

“唯楚有才、于斯为盛”,湖南人才济济,新时代更需人才辈出。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在岳麓书院对湖湘子弟如何传承湖湘文化提出了殷切期望,号召湖湘子弟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只争朝夕、不负时代,勇于担当、不辱使命。


(2)运用文化强国相关知识,为湖湘文化进一步发展的提两条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