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心三明老区苏区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三明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机制活”,坚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着力“产业优”,培育形成四大主导产业;着力“生态美”,坚持画好“山水画”。三明市大田县以高山茶闻名,在当地干部的带领下,大田县拓展发展思路,开设采茶、制茶、品茶、赏茶等茶家乐活动,带动餐饮、住宿、休闲……一片片茶叶已成为促进老区苏区人民致富奔小康的“金叶”。三明克服山多地少、发展空间小等因素限制,不断进取,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充分彰显了新发展理念的理论魅力和实践伟力。


(1)三明高质量发展彰显了新发展理念的理论魅力和实践伟力。请结合材料并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2)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请运用所 学知识并结合实际,为“如何实现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两条政策性建议。
2021-06-27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普2021届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试题

2 .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共同富裕,是“共同”和“富裕”的有机统一,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特质。“富裕”,是相对于贫穷而言。“共同”,是相对于私有制所导致的少数人富裕、两极分化而言。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如何通过优化收入分配促进共同富裕?
(2)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请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两条可行性建议并指出其哲学依据。
2022-04-08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十三五”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具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预计二0二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六千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简要概括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民生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就如何解决存在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三点建议。

4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为我们勾勒了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人民心中也充满着对祖国美好明天的期盼。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填写下表,说明国家应如何通过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的美好期盼。
(2)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壮大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劳动者大军,如何弘扬劳动精神,让劳动教育进校园,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人民期盼经济学措施
期盼1: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越来越多,中国迈入科技强国前列;不用再到国外购买电饭煲,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期盼2: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城市和乡村的差别越来越小;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全国人民都能过上好日子。
期盼3:希望“一带一路”建设的更好;在国内能买到所有国际知名品牌的各类产品,在国外市场也能看到越来越多的我国独有的品牌商品。
期盼4:有一批领航型企业,带动一大批配套企业,实施新一轮企业家素质提升行动,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世界儒商”。

2021-03-02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为我们勾勒了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人民心中也充满着对祖国美好明天的期盼。


结合材料,运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相关知识,填写下表,说明国家应如何通过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的美好期盼。
人民期盼经济学措施
期盼1   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越来越多,中国迈入科技强国前列;不用再到国外购买电饭煲,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期盼2   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城市和乡村的差别越来越小;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全国人民都能过上好日子。
期盼3   希望“一带一路”建设的更好;在国内能买到所有国际知名品牌的各类产品,在国外市场也能看到越来越多的我国独有的品牌商。

6 . 2020年10月26-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描绘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发展蓝图。



(1)上图反映了党的十九大明确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请你将图中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材料二   “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生活得到有力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20多次提到了“人民”。


(2)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学,结合材料二,写一篇100字本的短评。

材料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科学把握市场与政府关系,为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3)对此,小华同学产生了疑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什么还要让政府更加有为呢?请你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帮助小华解决这个疑惑。

材料四   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发展”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右图)。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



(4)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两点合理建议。
2021-02-28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7 . 最近几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严格审查并控制对中国的高科技出口,打压并谋求对中国的围堵,使得我国外部形势持续趋紧。为推动经济质量发展,2020年11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此,我们要主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要优先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实现发展转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第二,城乡区域经济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方面,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释放农村农民的需求,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第三,要更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引进外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


运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知识,说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如何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021-12-04更新 | 2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学考模拟试题

8 .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2020年12月2日,中共山东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提出,经过五年不懈奋斗,我省要实现:

科技创新走在前列,自主创新体系更加完善,科技战略支撑和引领作用持续增强,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基本建成,成为全国重要的创新高地。
培育一批领航型企业,带动一大批配套企业,健全企业内部评价体系和收益分配激励机制,实施新一轮企业家素质提升行动,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世界儒商”。
城乡融合、陆海联动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乡村振兴齐鲁祥板全面形成,建成现代农业强省、海洋强省。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消费与投资协调互动、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贯通,优化国内国际市场布局、商品结构、贸易方式。

(1)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以上建议将如何助推我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2)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建议》还提出,要壮大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劳动者大军,如何弘扬劳动精神,让劳动教育进校园,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021-02-02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诊断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0月29日,在如潮的掌声中,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份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下、汇聚全党全国智慧编制而成的行动纲领和政治宣言,擘画了中国面向未来的宏伟蓝图。

材料一: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作出了重大工作部署。

构建新发展格局,首先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此,要依托强大国内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要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要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促进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能源资源等产业门类关系协调;要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要完善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撑体系,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材料二:顶层设计同问计于民相结合,是本次文件起草最鲜明的特点。

为了起草好“十四五”规划建议,从今年7月起,党中央开始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利用“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征集书面建议稿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征集意见,累计收到网络建言超过101.8万条,党外人士书面材料反馈意见2181条,涉及人员涵盖了企业家、党外人士、经济社会领域专家、科学家、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地方党政领导、基层代表等各领域各阶层人士,对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党的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征集了宝贵意见,为文件起草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沉甸甸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主持下,在一次次深入调研、广集民智中找到破题的关键,在一场场座谈交流中凝聚奋进的共识。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措施对刺激国内需求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党中央在编撰“十四五规划”的过程中是如何凝聚奋进共识的。
2020-12-26更新 | 33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2021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文综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强调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材料一 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变化和部分内需的增长空间

2006年2019年2019年未来5-10年
外贸依存度63%33%服务业53.9%10%-20%
贸易顺差9.7%2%-3%城镇化率60.6%15%-20%
加工贸易71%3%

(注∶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发展,我国已经建立起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有1亿多户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还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有必要也有条件好好"向内看"。)

材料二   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面对产品的供给、需求的不足、市场制度等各类深层次不平衡、不充分、不完善的发展所衍生的各种问题,成为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断点和堵点。


(1)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有必要也有条件好好“向内看”的依据。
(2)结合材料,请就如何疏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断点和堵点提出建议。
2021-02-19更新 | 2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1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