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材料一   夏风沁果香,林荫纳游人。某县B村高标准大棚葡萄基地里,在多优质葡萄品种垂挂枝头,红如玛瑙、紫如水晶,珠圆玉润,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见。

B村一度曾是当地的产业空白村、集体经济负债村。为推进乡村振兴,村党支部统筹推行“党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动员村民成立集体合作社,积极争取到财政专项资金,将“四荒四边”等散碎空闲土地进片集中,进行宽机化改造,引进发展企业和社会投资,吸引农户以土地入股方式创办村级企业,建成特色种植基地、农产品加工厂,进行村容村就改造,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文旅观光产业。B村还正在建设研学康养基地,准备走农、文、旅、康融合发展之路。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49.5万元,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步入了村强民富“快车道”。

材料二   B村党支部积极利用驻村工作队组织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和高校的专家教授,到村实地指导,帮助该村精准选定产业项目,解决技术难题;将引进回乡的能人发展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能人,建立乡村振兴“智囊团”和“土专家库”,带领村民积极创业。为提高宣居环境,B村在党支部引领下,正重点建设幸福乐园。目前项目一期已完成,保健室、图书室、儿童活动室、综合娱乐室等功能区域一应俱全。一年后,这里还将建成幸福食堂、幸福学堂,打造集为村民服务与技术培训、社会团建、农家乐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场所。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B村步入村强民富“快车道”的成功经验对推进乡村振兴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B村党支部在该村推进乡村振兴中所发挥的作用。

2 . 1996年,为了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项战略性决策:东南沿海10个较发达的省市,帮扶西部10个较为贫困的省区。其中,福建省被指定帮扶宁夏回族自治区。相距2300余公里的宁夏和福建,20余年接续努力,携手奔小康,创造了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


结合材料,分析“闽宁模式”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 .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8年持续奋斗,到2020年底,我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市场机制引导和调节着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
以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通过宏观调控来减缓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各级党委和政府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守好“三农”基本盘,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推动基层把主要精力放在谋发展、抓治理和为农民群众办实事上,切实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由此可见(     
①党始终坚持把广大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②办好农村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③党在组织农村经济发展中承担主体责任
④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09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5 . 科技小院,人才兴农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回信,提出“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的殷切期望。“科技小院”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创立的,将农业专业研究生长期派驻农业生产一线,专家、教授提供技术支撑,以鲜明的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特色,服务于农户及生产组织,实现作物高产、资源高效,推进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目前全国已有30余所涉农高校陆续建立了1048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入夏的通榆,仍东风猎猎。“我们瞅着那些研究生就像自己家孩子似的,他们特别能吃苦,在村民家吃住、在地头上忙活,从测土配方、良种、良肥、良法全程手把手指导,老乡们特别感动,赶着学技术学种植。”在吉林通榆科技小院里,回想起“建院”七年来的点点滴滴,当地农民企业家毕见波有感而发。

农民王天禹过去种地不得法,粮食产量不高。中国农大在村里建立了科技小院,开展科技扶贫,王天禹学会了种植玉米的新技术,发展了规模化玉米种植,产量效益大幅度提高。2022年,他一个人种了120公顷的玉米,一年收入100多万,不仅自己致富,他还成了“农技专家”指导乡邻科学种植。

让研究生成为“农民”,让农民成为“研究生”,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吃上了“科技饭”。
(1)让研究生成为“农民”,让农民成为“研究生”。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阐释对这句话的理解。
(2)总书记的回信激励着老师和同学们心中有德,厚植爱农情怀;手中有技,练就兴农本领;脚下有根,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谈谈科技小院对青年成长成才的启示。
(3)创新思维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特征,据此有人认为: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只要善于多路探索就能成为高素质人才。运用科学思维的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6分)
6 . 预制菜是指厂家通过现代化技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包装和保存,以便方便快捷使用的食品。通过加工和流通,预制菜产业连接起农户、企业和市场,以工业化的解决方案,实现了产业聚集与跨界融合,成为撬动产业发展的支点和实现乡村振兴的依托。由此可见,预制菜产业发展能够(     
①延伸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②打破双层经营体制,优化农产品供给
③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收入
④培育乡村新业态,带动产业融合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202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十八大以来,国家全面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有序开展集体成员身份确认、集体资产折股量化、股份合作制改革、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等工作。通过改革,清查核实农村集体资产7.7万亿元,集体土地等资源65.5亿亩,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9亿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影响路径是(     
①盘活农村“沉睡”的生产要素资源
②确认农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
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④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⑤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
A.②→⑤→③→④B.⑤→④→①→③
C.⑤→①→③→④D.③→①→④→⑤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资源禀赋得天独厚。近年来,福建已走出一条独具福建特色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经验点评
某乡率先建立健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办法和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拓展农业价值空间。示例: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增加农民收入
石狮祥芝古浮村充分发挥山、水、人、文等独特资源,将产业发展、旅游开发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依靠美丽滨海、古街古道等旅游资源,助推乡村旅游落地开花。
泉州广大民营企业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帮助乡村实行实施品牌战略,对农产品进行精细化加工,引携电商拓宽销售渠道,为助力乡村振兴。
永春县上沙村探索土地流转、农企合作的新模式,分步集约流转闲置田地、林地等资产资源,引入社会企业,培育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促进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对福建乡村振兴的经验进行点评。
(2)结合材料的乡村振兴经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请你为“美丽乡村、幸福家园”、成就展写一篇序言。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150字左右。
2023-02-2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9 . 2022年6月27日,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在新闻发布会中强调,中国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有(     
①将有返贫风险的农户纳入监测范围并及时救助
②发展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
③推动政府主导的就业市场向脱贫劳动力倾斜
④强化发达地区的帮扶义务以巩固脱贫的成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以独特的视角和艺术表达,回顾了我们党百年奋斗走过的光辉道路。在这些纪念邮票中,有三枚提到了“村里的故事”(见图),从大包干的小岗村,到精准扶贫的十八洞村,再到绿色发展的余村,几枚小小邮票浓缩着中国的乡村巨变,串联起一张山乡巨变的画卷,也串联起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

图1(20-9)J改革春潮

图2(20-13)J摆脱贫困

图3(20-14)全面小康

40多年前的小岗村是有名的“三靠村”: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村民们首创“大包干”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过去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真正实现了按劳分配,从此摆脱了饥饿和困苦。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主席来到湖南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并明确指出要“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从此,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向贫困宣战,目前,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导下,浙江余村果断关停矿山、水泥厂,转而开办农家乐,发展绿色经济。2020年,浙江有40余万年轻人回到乡村,他们带着资本、科技、知识,为浙江乡村的下一步绿色发展注入更新鲜的血液。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解析我国乡村巨变的密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