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2021年以来,东部省份和中央单位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在脱贫地区打造了2300多个乡村振兴示范村。2023年上半年,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到2023年6月底,全国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259.1万人,超过2023年度目标任务239.9万人。上述事实从侧面说明(     
①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③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和本质特征
④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中国三华李第一镇”茂名信宜市钱排镇不断探索和创新三华李产业的发展模式,通过举办“两节”(李花节、品果节)和打造“银妃”品牌;与粤西农批合作成立了“茂名市粤西农批钱排三华李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采取“龙头企业+种植基地+种植户”的发展模式。实行三华李标准化种植、标准化包装和标准化销售,以实现产业健康持续高效发展。该镇的上述做法(     )
①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确保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②形成了协调联动的城乡发展体系
③完善利益共享机制,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④顺利实现经营权的流转,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2023年7月,农业农村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部署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引导在村农民和在外老乡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汇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力量。该方案产生影响的正确传导路径是(     

①畅通人才回引渠道

②健全同步富裕分配机制

③推动乡村振兴

④促进人才、资金、技术下乡

⑤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活力

A.①→③→④→②B.②→①→④→③C.⑤→④→①→③D.①→④→⑤→③
4 .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擘画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过程中,甘孜州某村建设藏寨观景摄影点、古遗址观景摄影点、半山草场花卉生物等景观,开展锅庄、弦子、山歌等特色人文活动,实现了“旅游+艺术、旅游+农业、旅游+度假”等业态的深度融合。该村的发展模式能(     )
①挖掘农村资源优势,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②发展特色乡村经济,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③助推乡村要素增值,实现同步富裕目标
④促进农村产业融合,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多年来,某镇以集体经济引导个体经济、以“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工作思路,结合地区实际发展食用菌特色产业。村党支部实施土地流转,争取惠农益农的政策支持,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与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对接,促进百姓增收致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下列对该镇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推导正确的是(       
①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品质
②实施土地流转→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③与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对接→减少流通环节→增加菜农种植收益→促进乡村富裕
④争取惠农益农的政策支持→获得转移性收入→生产成本下降→农户生产积极性提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依托互联网平台,借助电商直播,农业生产者和城市消费者被整合到同一数字平台,不仅农产品走出大山,“土特产”变成了“金宝贝”,而且农民也及时获取市场供求信息,合理调整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产品销量和农民收益。依托数字化技术,全面提升了农业数据的收集、加工、分析、处理能力,传统的灌溉、施肥等各项农业生产作业,通过手机操作就能进行,有效激发了农业新活力。依托数字媒体技术,农村的区域性“土”文化、“特”风景也被加入了新的创意元素,打造出富有乡村文化气息的、能深度体验的乡村度假与康养产品,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未来,伴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度应用和农民现代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数字乡村建设在乡村振兴行动中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2023高二·全国·学业考试
名校

7 .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攻坚实践,积累起具有长达启发意义的经验。

◆全党动手、举国之力,形成全国上下攻坚的合力。280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贫困群众带来了资源、技术和发展思路,这正是扶贫合力的生动体观。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过精准“滴灌”提高扶贫效率。贫有百样、国有千种,扶贫就有千百种方案,就会付出千百倍努力。

◆产业扶贫、扶志扶智,为脱贫攻坚制造可持续的内生动力。发展产业让农民从田间走向车间,鼓励创业催生无数致富能人,扶志扶智提振农民奋斗追梦的精气神。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脱贫攻坚是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
2023-10-23更新 | 269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政治试题
8 . 一部手机、一场直播、上个链接……本土产品便销往全国各地。自去年以来,某地越来越多本地主播、网络达人凭借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助农直播带货,为本地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进千家万户打开了“便捷通道”。直播助农(     
A.改变了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B.改变了农村集体经济的性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C.深化了土地制度的改革,维护了农民的权益
D.促进了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9 . 2023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文件指出“要提升新建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将智能有序充电纳入充电基础设施和新能源汽车产品功能范围,鼓励新售新能源汽车随车配建充电桩具备有序充电功能,加快形成行业统一标准”。这有利于(     
①巩固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②推动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实现区域良性发展互动
③构建高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带动相关汽车产业发展
④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某地素有“蜜梨之乡”的美誉,近年来,通过一手抓蜜梨产业扩产提质,一手促“赏花经济”火热开局,向着“一朵梨花,两次收益”的目标前进。

该地与市农业科学院加强合作,补齐技术短板;借助惠农信贷,解决资金缺口,发展高效农业,有效推动了智能化大棚蜜梨栽培、高接花芽、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全面推广,蜜梨产业由大向强。

成立水果专业合作社,注册地方蜜梨商标。统一生产、统一销售的规范化运作,告别了依赖批发的销售模式,“身价”从每公斤几毛钱涨到了每公斤7元以上。

除了梨果产销,近年来,该地还聚焦万亩梨花的资源优势,探索“赏花经济”的发展路径。举办梨花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赏花爱好者。

近年来,该地通过开办农家乐、户外踏青、野炊等,将单一的赏花活动与相关产业相结合,既引来了八方客,也带起了发展农文旅新业态的“风口”,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在总结该地成功经验时,有人认为,乡村振兴的出路就在于发展特色产业。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对该观点予以评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