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2024年是农历甲辰龙年,学生们搜集到以下与龙有关的内容:
关于龙的形象,变幻多彩。服饰上有龙腾祥云,建筑中有九龙回音,民俗活动有端午龙舟,馆藏文物有鎏金走龙。
关于龙的歌曲,脍炙人口。“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她的名字叫中国……”“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峰是最高山坡……”
关于龙的成语,融入生活。开会说话、撰写公文,我们要画龙点睛;追赶新时代的步伐,我们要发扬龙马精神。
这些关于龙的文化现象(     
①是对龙的客观形象的创造性表达
②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④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情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把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当时古代希腊、古代印度、古代中国等文明都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文化传统,并一直影响着人类生活,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由此可见(       
①不同国家都对人类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②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坚持文化多样性首先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④精神文明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每一个节日的民俗,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
   材料一 与其它传统节日一样,端午节早已融入民族血液,成为一个精神符号。屈原以他高贵的品格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端午节的核心和灵魂,是代代相承的文化与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认同,是炎黄子孙的身份标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传统节日呈现出更为多元的特征,但端午节蕴含的家国情怀、凝聚意识、道德风尚始终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内涵,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文化复兴的精神滋养。
   材料二  当前,传统节日面临着极大的冲击,各种民俗活动越来越商业化,很多人不再是传统节日活动的参加者,而只是购买者和旁观者。传统文化只有融入日常生活中,才能深入人心。端午节期间,各地开展活动让端午传统文化进学校、入社区,组织包粽子比赛,让孩子学做香包,进行端午节日文化讲座,在特色活动中体验传统民俗节日风情,让节日有滋有味,丰富厚重。要传承端午节文化,还应该注重创新,把历史传统和现代元素相结合。可以在深挖端午节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推出端午吉祥物,开发设计端午文创产品,制作有关端午内容的影视作品等,用现代元素给传统文化的普及与推广带来更多新意。
    端午节,要包好传统文化的“粽子”,既需要让各种民俗活动深入人心的“粽叶”,也需要将家国情怀、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作为“馅料”。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为什么传统节日文化要持久飘香,需要以民族精神为“馅料”?
  (2)许多传统节日文化的韵味逐渐淡薄,很多人感觉传统节日已经没有太多节日的味道和感觉。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发展的知识,简述如何让我国传统民族节日真正具有文化的味道。
13-14高三上·山东菏泽·阶段练习
4 . 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于2012年3月22日在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谈中,明确指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以及强调“台湾人也是中国人”。马英九就任以来,致力于重塑“两岸人民同为炎黄子孙、同属中华民族”的理念,这同样是基于民族认同。以上材料
①体现了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②体现出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④体现出团结统一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深深地植根于两岸人民的心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16-11-26更新 | 261次组卷 | 5卷引用:2014-2015学年四川德阳龙台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