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青花瓷杯,茉莉花茶,马耳他圣玛格丽特中学的“中国角”,同学们在沏茶和品鉴中体验中国茶道。这一小小“中国角”,已成为当地学生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创办者阿佐帕迪老师,去年代表师生们给习近平主席写信,他引用《礼记》中“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表达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上述材料表明(     
①优秀民族文化的世界性搭建了不同国家民众交流的桥梁
②世界文明具有普遍性,推动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③教育与生活相融合,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具有独特价值
④青花瓷杯、茉莉花茶蕴含的茶道文化获得各国的认同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 . 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每个民族都有其传承的节日,这是民族凝聚力的维系,是一个民族繁荣昌盛的基石,对本民族节日的重视和参与,是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的外在表现。西方的传统节日,都与宗教信仰有关,宣扬有神论,我们必须坚决抵制。题中观点(     
①看到了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②肯定了面对文化多样性要认同本民族文化
③坚持了对待西方传统节日的正确态度原则
④否定了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交流借鉴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每一个节日的民俗,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
   材料一 与其它传统节日一样,端午节早已融入民族血液,成为一个精神符号。屈原以他高贵的品格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端午节的核心和灵魂,是代代相承的文化与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认同,是炎黄子孙的身份标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传统节日呈现出更为多元的特征,但端午节蕴含的家国情怀、凝聚意识、道德风尚始终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内涵,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文化复兴的精神滋养。
   材料二  当前,传统节日面临着极大的冲击,各种民俗活动越来越商业化,很多人不再是传统节日活动的参加者,而只是购买者和旁观者。传统文化只有融入日常生活中,才能深入人心。端午节期间,各地开展活动让端午传统文化进学校、入社区,组织包粽子比赛,让孩子学做香包,进行端午节日文化讲座,在特色活动中体验传统民俗节日风情,让节日有滋有味,丰富厚重。要传承端午节文化,还应该注重创新,把历史传统和现代元素相结合。可以在深挖端午节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推出端午吉祥物,开发设计端午文创产品,制作有关端午内容的影视作品等,用现代元素给传统文化的普及与推广带来更多新意。
    端午节,要包好传统文化的“粽子”,既需要让各种民俗活动深入人心的“粽叶”,也需要将家国情怀、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作为“馅料”。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为什么传统节日文化要持久飘香,需要以民族精神为“馅料”?
  (2)许多传统节日文化的韵味逐渐淡薄,很多人感觉传统节日已经没有太多节日的味道和感觉。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发展的知识,简述如何让我国传统民族节日真正具有文化的味道。
4 . 电影《孔子》公映以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些影响中国人两千多年的经典语句在影院中回荡的同时,也让人的心灵再次得到净化与升华。由此可见:
A.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B.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具有深刻影响
C.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
D.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2016-11-21更新 | 5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1-2012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