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弘扬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4 道试题
1 . 2023年是《中国青年》杂志创刊100周年。《中国青年》杂志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历史最悠久的、迄今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红色主流期刊,以“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前行”为办刊宗旨,肩负宣传党的思想主张、推动团的重点工作、服务青年健康成长和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等重要职责,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青年的精神追求。《中国青年》杂志的作用在于(     
①以培育时代先锋为着眼点
②巩固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领导权
③奏响主旋律,发挥主流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④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6-0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二)政治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当前,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快速迭代,不仅人人握有麦克风、摄像头,而且万物互联、万物皆媒。全媒体传播,处处有思想的较量、价值观的交锋。这就要(     )
①以优质内容巩固拓展主流舆论阵地
②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③弘扬时代主旋律,提倡文化多元化
④传播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真实历史改编的谍战主题原创音乐剧《速记员》,以现代的视角和年轻态的音乐审美去解读“甘当无名英雄,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精神,首轮商业演出即斩获上座率高达85%的傲人战绩,被称为“2022年度最好听的音乐剧”“年轻人心中最爱的红剧”。这启示我们(     
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②学会“讲故事”,让主旋律文艺作品“叫好又叫座”
③文艺创作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坚持与时俱进
④优秀文艺作品要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国民文化素养
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
4 . 2024年2月,法治题材电影《第二十条》在中国上映,票房不俗。影片取材于真实案件,深入探讨刑法第二十条关于“正当防卫”的法律条文,引发了观众对道德,法律和人性的深入思考。电影以艺术性的手法向观众释放了国家支持正当防卫、鼓励见义勇为的信号。该影片的成功得益于(       
①探索多元题材,彰显多元取向②立足时代之基,反映时代风貌
③注重经济效益,助力文化消费④反映社会实际,弘扬公平正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暑假自学课】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5 . 2023年8月26日,2022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终选结果出炉,550件网络正能量作品脱颖而出。乡村振兴、保家卫国……以平实质朴的文字、直抵人心的视频和图片等方式,勾勒出奋进中国的大美画卷,鼓舞亿万人民毅勇前行。这启示我们,建设文化强国要(     
①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弘扬主旋律
②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忠于祖国和人民
③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④不断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10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6 . 2023年3月14日,人民日报社开展全国公益广告大赛优秀作品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本次作品展的主题紧扣时代脉搏,回应社会关切,涵盖了爱国主义教育、精神文明创建、志愿服务和诚信建设等多个方面。开展这一活动旨在(     
①培育文明风尚,带动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②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传播社会正能量
③凝魂聚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
④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02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7 . 某地在和美乡村建设中,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礼堂等平台,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评选“最美家庭”“好家风示范户”“最美庭院”,树立自强励志、孝老爱亲、热心助人典型等,均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该地和美乡村建设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因地制宜找准特色,留住乡风乡韵乡愁
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乡村文明程度
③强化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
④弘扬文明乡风,形成积极向上社会风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3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教育片区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为人民而创作,用各门类的艺术作品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文化精品频现。从讲述精准扶贫故事的歌舞剧《大地颂歌》,到全景描写中国脱贫攻坚的长篇报告文学《乡村国是》;从表现伟大抗疫精神的话剧《人民至上》,到抗疫主题歌曲《坚信爱会赢》;从六季《中国诗词大会》收视超过30亿人次、《永乐大典》“回归和再造”展览见证中华儿女传续文脉,到《国宝档案》《唐宫夜宴》等传统文化节目频频“破圈”,广大文化工作者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篇章。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文艺工作者是如何创作出文化精品的。
2023-12-2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长安三万里》,扑面而来的是一份家国情怀,悲悯情怀。影片里的诗人们个性迥异、命运多舛,但都是对于家国天下、黎民苍生的深沉责任。无论是“直挂云帆济沧海”,还是“卷土重来未可知”,都流露着对国家的忧思与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这启示我们(     
①文艺创作应以还原真实的历史为己任
②好的题材是影视创作成功的保证
③社会主义文化应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④影视作品应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023-12-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考试政治试题
10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影视文化需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主旋律创作要求文化工作者准确把握宏大主题与个体叙事的关系,把握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用充沛的情感、动人的故事,深情讴歌祖国、人民和英雄,以实现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这要求文艺工作者(     
①创作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
②努力满足人们的各种文化需求
③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作为创作的导向
④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