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确概念的方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马克思是辨证思维的大师,也是运用形式逻辑的行家里手。他在《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论述:

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表面上,工人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表现为对一定量劳动支付的一定量货币。在这里,人们说劳动的价值,并把它的货币表现叫做劳动的必要价格或自然价格。另一方面,人们说劳动的市场价格,也就是围绕着劳动的必要价格上下波动的价格。

但什么是商品的价值呢?这就是耗费在商品生产上的社会劳动的对象形式。我们又用什么来计量商品的价值量呢?用它所包含的劳动量来计量。那么,比如说,一个十二小时工作日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由一个十二小时工作日中包含的12个劳动小时决定的;这是无谓的同义反复。

劳动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卖,无论如何必须在出卖以前就已存在。但是,如果工人能使他的劳动独立存在,他出卖的就是商品,而不是劳动。

撤开这些矛盾不说,货币即对象化劳动同活劳动的直接交换,也会或者消灭那个正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才自由展开的价值规律,或者消灭那种正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本身。举例来说,假定一个十二小时工作日表现为6先令的货币价值。或者是等价物相交换,这样,工人以12小时劳动获得6先令。他的劳动的价格就会等于他的产品的价格。在这种情形下,他没有为他的劳动的购买者生产剩余价值,这6先令不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就会消失,然而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工人才出卖他的劳动,而他的劳动才成为雇佣劳动。或者工人在12小时劳动中获得的少于6先令,就是说,少于12小时劳动。12小时劳动同10小时劳动、6小时劳动等等相交换。不等量的这种相等,不仅消灭了价值规定。这种自我消灭的矛盾甚至根本不可能当做规律来阐明或表述。

请用所学的逻辑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中的“逻辑”。
2024-02-06更新 | 8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一模政治变试训练之逻辑与思维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中学生小奇是颇有名气的小发明家。近期,他又完成了一项关于智能插座的发明。小奇打算向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权。我国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根据专利权申请条件,甲乙同学认为小奇申请专利权一定能成功,因为:

甲同学:只有申请专利权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才能申请成功。小奇发明的智能插座具有创造性。

乙同学:如果某产品没有实用价值,那么该产品专利权申请就不能取得成功。小奇发明的智能插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1)运用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两位同学的推断是否正确,并分别说明理由。
(2)根据所学逻辑知识,说明下列观点是否符合正确逻辑思维的要求。
概念、判断或推理逻辑错误或违反的逻辑规则
示例:我认识的重庆人都爱火锅,所以,所有的重庆人都爱吃火锅。犯有“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
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法院分为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和海事法院。
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的。换质位推理:不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的不是抢劫罪。

3 . 某校高三(2)班学生以“品中国字之韵,寻中国人之魂”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畅所欲言:

   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美、最古老的文字,中国字分为象形字、会意字、甲骨文、金文、大策、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中国字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中国字也是书写工具,所以,书写工具都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我们在学习中国字的过程中或者能触摸到文化自信厚重深沉而又坚实稳固的根基,或者可以感知弘扬传统面向未来的底气,我们触摸到了文化自信厚重深沉而又坚实稳固的根基,所以我们不能感知弘扬传统面向未来的底气。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别对甲乙丙三名同学的发言进行评析。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思维离不开逻辑,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

概念、判断或推理逻辑错误及违反的逻辑规则
工业部门就是社会生产部门     
著作权可分为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     
所有的商品都是有使用价值的。换位推理:所有有使用价值的都是商品。     
物质是永恒不灭的。钢铁是物质,所有钢铁是永恒不灭的。     

根据所学逻辑知识,完成表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某校高二思想政治课堂上,老师给学生写下下面4句话,供同学们分析:①数学就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的科学;②逻辑学不是心理学③;电视机可分为彩色、黑白、进口三种;④工人——中国工人——四川工人;结合材料,运用“明确概念的方法”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请分析材料中4句话作为定义或划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022-06-25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安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材料一   “学生”划分为“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职业高中学生”。

材料二   “三角形划分为直角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1)材料一二对概念的划分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指出它违反了什么逻辑规则,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材料三   

第一外国语学院的学生都是学外语的;

李文是学外语的;

所以,李文是第一外国语学院的学生。

材料四   

凡是翻译干部都要学好外语;

我不是翻译干部;

所以,我不要学好外语。


(2)材料三四三段论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指出它违反了什么逻辑规则,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①“学生”划分为“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职业高中学生”。

②“三角形划分为直角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1)材料一中对概念的划分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指出他违反了什么逻辑规则,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材料二   ①编辑同志,您说我的作品不够成熟,显得幼稚,那您就把它当成儿童文学发表吧。

②当报刊上讨论“青年人应不应该有个人志愿”时,有人写了一份稿子,标题是《有个人志愿不好,没有也不好》。


(2)分析材料二各题分别违反了形式逻辑的哪一基本规律,犯了哪种错误,并说明坚持这一规律的基本要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