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角度考查航空航天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4年4月26日,神舟18号与空间站完成对接我国载人空间站“矗立”太空,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规划圆满收官,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从神舟飞船到天宫实验室,再到空间站组合体、“T”字基本构型的中国空间站,中国航天60余年峥嵘岁月,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追梦、筑梦到圆梦,一代代航天人仰望星空,勇攀高峰,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在太空中不断刷新中国高度,中国空间站一步步从蓝图变为现实,站上新起点,迈上新征程,新时代的中国航天必将继续书写更加恢宏壮丽的航天梦,继续创造新的中国高度、中国奇迹。

材料二   回望中国飞天筑梦的历程,上面写满了艰辛的探索,刻印着奋斗的足迹,映照着敢于创新的理想信念。在空间站建设过程中,针对可能出现的故障情况,设计建造者们科学制定各种风险控制预案、要求每一个预案保证做到判断准确、处置办法完备得当,在神舟十五号上,研究人员通过对单个线虫进行培养、光学监测和分析技术,建立了一种空间辐射计量及生物损伤评估的方法,为空间辐射损伤评估和医学诊断与防护提供重要支撑。后续随着实验装置和实验样品持续上行,将开展多学科、系列化和长期的空间科学实验,从而蹬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站建设道路。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国空间站的建设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空间站建设过程中的相关做法所体现的创新思维路径。
2024-05-22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阳泉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2 . 基于“祝融号”火星车传回的低频雷达数据,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共同研究的成果表明,“祝融号”火星车着陆区火表数米厚的风化层下存在两套向上变细的沉积层序,第一套层序位于地下10~30米,第二套层序位于地下30~80米。据此可以证明(       
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③科学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60多年来,伴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科技工业培育形成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及探月精神等。就是这些精神激励着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这启示我们(     
①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是人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
②要将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相结合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必要条件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北京时间2023年8月13日1时2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陆地探测四号01星。经过四次变轨后顺利进入工作轨道,合成孔径雷达天线成功展开,完成了卫星入轨初期飞控实验主要工作,卫星工况正常,状态良好。该遥感科研卫星可服务防灾减灾及地震监测国土资源及海洋、气象等7各行业应用需求。此次卫星的成功发射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能动创造性特点
②科学实验作为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
③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具有客观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②④B.①②C.②③D.①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讲,3位航天员在失重状态下演示了球形火焰实验、奇妙“乒乓球”实验、动量守恒实验以及又见陀螺实验,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中国空间站给我们观察特殊情况下的特殊自然现象提供了崭新的平台,给青少年们插上了科技梦想的翅膀。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的真理
②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所谓“常识”经不起科学实践的检验
③利用规律能够使事物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状态
④隐藏在规律背后的现象是可以通过科技手段被认知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30多年来,4000余项成果广泛应用于国家各行各业。微重力流体、燃烧和材料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解决国家材料短板问题、改进相关产品生产加工工艺等作出了贡献;利用飞行任务开展的航天育种实验,先后审定新品种300个,显著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这说明(     
①真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②太空探索拓展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③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最终归宿       
④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能够被人类改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天舟一号”成功发射,既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空间实验室阶段的收官之作,又为”第三步”——空间站阶段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航天事业更进一步发展。这表明(     )
A.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8 . 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然而,航天梦的实现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代代航天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全国数千家单位、数十万科研人员大力协同、集智攻关,我们最终突破和掌握了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材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有(       
①对宇宙认识的深化是我们探索太空的基础
②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中国载人航天的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科学研究始终在接近真理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7-08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9 . 2023年5月,成功发射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神舟十五号完成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基础上,开始载人空间站工程应用与发展阶段的各项任务。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用连战连捷、任务全胜的优异成绩跑出了中国航天的“加速度”。由此可见(     
①任何事物的发展趋势都是曲折的、客观的
②辩证否定是人为事物自身否定和合理扬弃
③突破临界点是渐进性走向飞跃性的重要条件
④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这次太空授课在全新的“太空教室”——问天实验舱举行。在天地互动中,3名航天员当起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的“导游”,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以及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天宫课堂”第三课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③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④物质与意识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4-10更新 | 33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模拟(暨一模)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