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我国在文昌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2颗卫星发射升空,创造我国一箭多星新纪录。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提供商业遥感信息、海洋环境监测、森林防火减灾等服务。这表明(    )
①根据规律特点利用规律才能造福人类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卫星发射成功基于对规律的创造性认识和改造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卫星发射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01更新 | 518次组卷 | 48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七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2003年神舟五号首次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到2023年5月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升空,中国航天速度不断创造奇迹。首次太空漫步,首次太空授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太空……航天逐梦的背后,是一群牧星耕宇的追梦人。他们数十年如一日,从大山深处到大海之滨,一路追随、永不言弃;从翩翩少年到白发院士,他们矢志奋斗、不胜不归………心至苍穹外,目尽星河远。正如聂海胜所言:“从战斗机飞行员到航天员,虽然所从事的职业都是高风险,但只要祖国需要我、人民需要我、任务需要我,我就必须义无反顾,因为我的职责使命就是代表祖国出征太空。”追赶的道路上,走的一直是自力更生、 自主创新的中国道路。“起步即冲刺”的载人航天事业像是一场接力跑,一个点一个点地攻关,一个技术一个技术地攻克。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续奋斗,依靠自主创新打破技术封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奋斗永无止境。航天人的攀登还远未结束,这是一场攻坚战,更是持久战。中国航天的征途永远是星辰大海,一条属于中国航天的未来之路徐徐铺开。中国人的飞天梦将更加高远。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说明中国航天人是如何实现中国航天梦的。
2023-11-20更新 | 77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2022年11月1日4时27分,梦天实验舱大秀“万里穿针”神技,成功对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为成功上演“太空之吻”,设计团队为“梦天”特别定制交会对接任务故障预案,并开展大量的预演预判和试验验证工作。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新的认识工具可以促进认识的发展
B.科学实验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科学实验可以推动人们的认识的不断深化与发展
D.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过程
4 . 1992年9月,中国政府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见下表)。2022年,三十而立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取得重要进展,中国空间站在轨完成三舱“T”字基本构型,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由此可见(     
战略进程主要任务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即神舟号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①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无穷的、巨大的
②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③“三步走”折射出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④分步走把握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7-1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等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次实现了地球上相距1200公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实验对六种典型的量子态进行了验证,传送保真度均超越了经典极限,这一出色的工作为未来构建全球化的量子信息处理网络奠定了重要基础。由此可见(  )
①人们对量子的认识受到科学实验水平的影响
②随着实践发展,传统经验往往变得不可靠
③改造规律能够更好地满足人类自身需要
④该卫星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1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6 . 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历经26年建成,期间实施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2023年,计划发射1-3颗北斗组网备份卫星,进一步提升星座稳健性和可用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表明(     
①事物的发展最终通过质变实现,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
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④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人类的探索永无止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在党的正确指导下我国不断推动航天科技发展,航天事业不断刷新纪录。“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邀游星辰,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突破,航天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我国航天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①正确处理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必然结果  
②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尊重客观规律的结果
③表明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④体现出一定的世界观决定了一定的方法论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8 . 2022年10月9日,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夸父一号”依靠多个波段的探测,可以较为连续地观测、追踪太阳爆发的全过程,为影响人类航天、通讯、导航等高科技活动的空间灾害性天气预报提供支持。这表明(     
①意识的反映方式决定意识内容的真实性
②实践可以把人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
④对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与运用,能够更好地造福人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3-30更新 | 362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旬邑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期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9 .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点火发射,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五号,一代代航天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飞天征途上的“拦路虎”,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急难险重的技术难关,孕育了载人航天精神,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这是中国航天人在建设科技强国征程上立起的又一座精神丰碑,激扬起亿万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也对人类的航天探索作出了巨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航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10 . 我国探月工程从立项至今已历时14载,其实施及计划如表:
阶段任务卫星编号发射时间主要任务
“绕”嫦娥一号2007年10月探测地月空间环境,验证探月关键技术,获取月表三维地图
嫦娥二号2010年10月
“落”嫦娥三号2013年12月进行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获取并分析月球内部物质
嫦娥四号2018年12月
“回”嫦娥五、六号2020年后无人及有人着月并采样返回,建立有人常驻深空探测基地

我国探月工程的实施及计划表明(     
①整体由部分构成,“探月”要坚持立足各个部分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探月”需要分析其各阶段矛盾的特点
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探月三步曲”各有其任务
④发展具有普遍性,“探月”在量变和质变的交替循环中向前推进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12-0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政治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