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客观必然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2021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11日闭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21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发布。规划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分配公平”的知识说明如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 . 近年来,共享经济快速发展。上班族小李加盟滴滴快车,利用业余时间通过手机软件接单开车赚取收入,以补贴家用。可见,发展共享经济(     
A.扩大了按劳分配的范围B.拓宽了居民的增收渠道
C.确保了收入分配公平D.改变了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2021-08-29更新 | 208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州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监测政治试题
3 . 我们在生活中消费的各种产品和服务,都是由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生产和提供的。劳动者从事生产、提供服务离不开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B.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021-02-28更新 | 1701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4 . 国务院国资委就“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相关问题指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续推进,又增添了2880户混合所有制企业。我国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       
①实现不同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平等,共同发展
②完善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③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④改变当前的分配制度,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②③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顽强生长,创造了我国40%的进出口,缴纳了50%以上的税收,创造了60%以上的GDP,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但2019年以来,我国私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2018年同期下降较大。

材料二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开启高质量发展,必须调动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各类所有制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F省是民营经济大省,为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破除所有制问题上传统观念的束缚,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支持民营企业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健全劳动、资本、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提升服务保障,在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减少体制机制障碍,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1)结合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概括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分析F省上述举措是如何增强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开启高质量发展的。
2020-11-0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民族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政治试题
6 .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B.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D.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2019-01-30更新 | 202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材料一       自去年两会之后,“工匠精神”再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如何培育工匠精神,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全国人大代表指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能人才的薪酬待遇水平仍然较低,目前,一个工人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到高级技师,随着技能等级的提升,薪酬待遇成长的梯度不够大;我国每年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的约1.5亿人,不足全国就业人员的20%,培训内容与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模式较为单一;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有关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散见于劳动法、就业促进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中,导致了政府组织责任落实不力,劳动者参加的权利保障不力,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材料二       除了制度上的保障,工人代表们同时认为,要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还须从培育工匠精神的文化土壤上下功夫。许振超说:“工匠精神不会凭空产生,大国工匠需要土壤。必须弘扬勤劳致富精神,让大家通过踏踏实实的工作,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一点一滴刻苦地钻研来收获成功、创造美好的生活,进而真正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全国人大代表、大连重工机电工程公司副总经理王亮说:“很多人问我成为大工匠的动力是什么。我说,爬山的时候,我总是低着头爬,从不往上看山顶在哪儿,也不知道终点在什么地方,只要路是对的,就要一直走下去。”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针对工人代表谈工匠精神时提到的问题谈谈政府应该如何让匠心归来?
(2)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相关知识,分析大国工匠如何收获成功,创造美好生活,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