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客观必然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山东济南·开学考试
1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这一举措(       )
①贯彻分配原则,激发生产活力
②丰富分配方式,实现均等分配
③完善分配制度,提升生活水平
④创新社会保障,提高保障水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下图为我国2022年前三季度不同居民收入类型增长率变化趋势图。

由图表可以推知,我国(     
①受疫情影响,居民经营性收入呈下降趋势
②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总体上呈增长趋势
③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转移性收入在增加
④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浙江省为促进民营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出台相关措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各类市场主体均可依法平等进入可实行市场化运作的交通、水利、市政公用等领域;推动民间投资项目在土地、水、电使用等方面享受与政府投资项目同等待遇;加大减税降费、金融支持;加快探索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价值的实现形式,完善技术交易,探索设立数据交易所。浙商在实现共同富裕中要彰显担当,但部分浙商也存在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克扣员工工资福利、偷税漏税等不和谐现象。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浙江省是如何促进民营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
(2)运用“企业的经营”的相关知识,为彰显共同富裕浙商担当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4 . 我们在生活中消费的各种产品和服务,都是由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生产和提供的。劳动者从事生产、提供服务离不开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B.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021-02-28更新 | 1701次组卷 | 2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实行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同人民的命运密切相关。下列属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是(     
①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社会保障制度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6 . 决定着我国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是(     
A.生产资料私有制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生产资料公有制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深刻认识共同富裕这个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维度,对于破除西方现代化弊病、涵养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意义。下列举措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是(     
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提高劳动报酬和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再分配机制
③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倡导先富带后富、帮后富
④兼顾效率与公平,落实分配政策,让收入差距越小越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约4224万人,城乡平均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707元、525元,较2020年同期分别增长6.3%7.8%。但社会上有一些人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对于这种认识,有专家强调,共同富裕不是天上掉馅饼,实现共同富裕不能养懒汉。如果一些人奋斗、一些人“躺平”,就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同时,高收入群体通过慈善公益活动回报社会不是“劫富济贫”,不能搞成“均贫富”运动。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知识,说明实现共同富裕不能“养懒汉”,不能搞“均贫富”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这两种错误倾向。
9 .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②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
③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
④初次分配应该更加注重效率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努力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尚面临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等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对完善分配制度进行了重要部署,强调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等。进一步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应聚焦当前收入分配领域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多想办法,有效消除收入差距中的分配不公因素。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谈谈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要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