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客观必然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发展数字经济,是当今世界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截至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50.2万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41.5%。

材料一


注:GDP增速反映的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
(1)根据材料一,描述2016至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材料二   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范畴;2020年4月,中共中央正式把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单独列出,并提出了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改革方向;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发布了多个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适时启动了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东数西算”战略工程;国有企业带头构建数字经济、数字产业、数字企业等数字资产评估标准,并将标准推广应用到民营企业、社会领域。

(2)依据材料二,结合基本经济制度知识,概括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优势条件。
2024-02-1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材料一   江苏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

紧盯实体,筑牢“现代化”之基。江苏省把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稳扎稳打,厚植“制造家底”。

迭代升级“千万工程”。支持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协同奏曲,唱响“长三角”之歌。江苏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主动服务和支持上海发挥龙头作用,携手浙皖各扬所长、相互赋能。

政策加码,助推“稳经济”之势。江苏《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质量的供给适应满足现有需求,并创造引领新的需求。

敞开大门,激活“大循环”之畅。江苏省立足国内,扩大内需,畅通“双循环”,做强“大市场”。敞开大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紧盯欧美、日韩等市场,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的经贸合作。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江苏新实践对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材料二   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民营经济产生和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制度保障。

某省是民营经济大省,为支持民营经济创新发展,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破除所有制问题上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劳动、资本、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提升服务保障;在审批许可、经营运营、招标投标等方面减少体制机制障碍,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分析该省上述举措是如何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2024-01-2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约4224万人,城乡平均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707元、525元,较2020年同期分别增长6.3%7.8%。但社会上有一些人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对于这种认识,有专家强调,共同富裕不是天上掉馅饼,实现共同富裕不能养懒汉。如果一些人奋斗、一些人“躺平”,就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同时,高收入群体通过慈善公益活动回报社会不是“劫富济贫”,不能搞成“均贫富”运动。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知识,说明实现共同富裕不能“养懒汉”,不能搞“均贫富”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这两种错误倾向。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厚度仅0.02毫米,通体透亮,用手便可轻松撕破,却很值钱,A4纸大小至少可卖400元。这便是太原钢铁集团(简称“太钢”)研发的“网红”产品——“手撕钢”。三四年前,太钢的产品70%~80%都是常规钢材,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激烈。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太钢于2016年开始转型,产品向超薄、高硬、超平、特殊材质方向发展。历时两年,经过711次试验,攻克175个设备难题、452个工艺难题,太钢终于成功生产出厚度0.02毫米、宽度600毫米的不锈钢精密带材。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从传统钢铁加工迈向高精尖、高附加值产业的太钢,正是传统经济模式坚持创新、走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的一个缩影。2020年全国两会前,习近平总书记赴山西省考察时来到了太钢生产车间,他拿起一片“手撕钢”仔细察看,用手指轻轻扭折了一下,不由称赞道:“工艺确实好,就像锡纸一样薄,百炼钢做成了绕指柔。”在生产车间门口,习近平总书记同围拢过来的职工代表亲切交流:“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在高端制造业科技创新上不断勇攀高峰,在支撑先进制造业方面迈出新的更大步伐。”


(1)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2)我国在推动创新方面具有怎样的制度优势?请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说明。
2021-11-16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卷政治试题(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重庆市高一某班级的学生在课后开展关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讨论。
甲:公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规模大、力量强,国家应该集中力量发展、壮大国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贡献不大,不需要支持。
乙:非公有制经济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与我们的生活关系更紧密,还吸纳了很多的劳动力,应该大力支持。公有制经济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比较遥远,不需要支持。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评析甲乙同学的观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