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消费的类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1 .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地再生产。下列属于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费用的是(     
①房租
②教育培训费
③旅游支出
④娱乐平台会员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10更新 | 3752次组卷 | 10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1(湖北专用)
2 . 2022年5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阶段性免除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并允许延期还本。会议决定,免除今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生今年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免息资金由国家财政承担;毕业生因疫情影响今年未及时还款的,不影响征信。上述措施(     
①是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
②利用财政政策加强社会保障,更好满足学生较高层次生活需要
③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顺应市场变化,促进社会稳定
④有利于帮扶贫困学子减负,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大学梦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2022-05-31更新 | 555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附属中学2022届高考考前测试卷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业和农村是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相对短板,为此,国家制定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规划。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产业振兴,粮食是农业产业中最重要的产业,粮食产业实现自给自足并具有国际竞争力,是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重要标志。

材料一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粮食供给总量充足,粮食人均占有量连续多年超过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但应清醒认识到,我国粮食供求仍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品种结构上,稻谷和小麦两个主粮品种产量总体稳定、平衡有余,玉米存在产需缺口,大豆缺口较大,需大量进口。粮食生产区域结构上,粮食主产省份中粮食净调出的省份数量减少,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粮食自给率下滑,粮食生产呈现进一步向主产区集中的趋势。进口持续增加,特别是产需矛盾大的大豆年度进口量持续保持高位,呈现出进口区域集中、进口渠道单一等特点。随着人口增加,消费升级,受土地和水资源、气候、技术制约和种粮比较效益较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粮食大幅增产难度大,我国粮食供需紧平衡将长期存在。

材料二   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就要实现粮食生产现代化。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近年来,某地致力于推进数字农业改革,探索以数字化赋能撬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子。该地把传统农业的数字化改造作为农业数字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实施水稻全域数字化和生态种植,农业种植中引入人工智能管理,通过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稻因的湿度、温度、土壤肥力等墒情数据,实现了“单人管千亩”;在数字化精准管控下,提升了种植效率,实现了农药用量减少40%,化肥用量减少10%,灌溉浪费减少100%。通过“科技+品牌”双拳出击,与科技企业联手,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引入大米加工行业,实现大米产业标准化、高效化,打造全新价值的大米品牌,延伸拓展农业功能,实现农民收入多元化。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分析我国重视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合理性。
2022-05-19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二)
4 . 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态势持续发展,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42元,实际增长7.5%;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162元,实际增长5.9%,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和服务消费支出增长最为明显。这表明(     
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得益于经济的稳定增长
②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人们的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
③收入的不断增加有利于人们的消费结构逐渐优化
④居民生存资料消费支出逐步减少,恩格尔系数下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统计,截止到2021年8月,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了37.2%,且人均体育消费金额也在持续提升,其中2020年同比增长超过30%。在此背景下,2019年和2020年体育相关企业分别新增超159万和180万家,2021年上半年已新增超112万家体育相关企业,同比增长54%。我国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说明(     )
①享受资料消费快速增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②体育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提高了居民的消费水平
③体育消费的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④新的消费热点最能带动其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2-13更新 | 24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政治试题
6 . 截至10月12日17时,电影《长津湖》上映的13天,票房突破42.5亿元。大家纷纷通过观影的形式,在大银幕上感受革命先烈保家卫国、英勇奋战的豪情壮志,共上一堂生动的党史课。材料表明(     )
①观众购票观影目的是实现电影的价值
②该电影作为商品顺利实现了“惊险的跳跃”
③观影消费有利于降低家庭恩格尔系数
④观众购票观影属于发展、享受资料的消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2-10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市沔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消费者更为关注个性、品质、健康、美丽等相关产品。

在经济与科技的共同推动下,人们越来越注重文化、旅游、娱乐等方面的消费,进而带动了服务消费和绿色消费的快速增长。居民的服务消费主流门类沿着“衣食—住行—康乐”路径进行升级迭代,高端服务产品需求量持续增加。服务消费升级趋势显著。绿色消费即将进入爆发期。消费者对绿色、环保的意识和要求不断增强,崇尚低碳安全的绿色消费开始引领生活潮流。消费者也越来越倾向于绿色消费方式、绿色产品。


(1)简要概括当前我国居民消费的特点。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企业生产应如何适应消费市场的变化。
8 . 2020年“双十一”,“尾款人”刷屏网络。“尾款人”是指付了一堆商品的定金,欠了一屁股“尾款”的人。有网友说,单单是付定金的话,感觉自己什么都买得起,但到了付尾款时,才觉得那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还有许多冲动型消费的“尾款人”,跟风过节,到付尾款时才发现买的东西自己并不需要。这给我们的消费启示是(       
①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各种贷款消费
②要坚持求实消费和节俭消费,抑制购买欲望
③要适度消费,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内进行消费
④要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跟风和情绪化消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近年来,针对大学生的诈骗案件频发,校园贷也屡屡爆出巨额借贷无法偿还的新闻。某项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不欠债、不贷款,才是最好的消费方式”,下列对此观点评价正确的是(       
①这是一种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可以确保降低生活风险
②否定了适度举债对提高个人消费水平和质量的意义
③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作为没有收入支撑的大学生不宜介入
④是否贷款消费要充分考虑自身经济承受能力,防止消费走向极端
A.①③B.①④
C.②④D.②③
2020-12-30更新 | 235次组卷 | 39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2018届高三重点高中11月联考政治试题
10 .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过年已成为一种新民俗。2019年春节旅游市场活跃,人们出游更加注重文化体验,在文化游览方面人均花费在500—1000元之间的游客,占比超过40%。这表明(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生存资料消费逐渐减少
③从众心理主导人们的消费               ④人们更加注重理性消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0-22更新 | 98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省黄冈麻城市二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