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推进科学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必须发挥法治的积极作用,提升法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效能。这需要(     
A.立法机关从国情和实际出发,制定良善之法来保障善治
B.政府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标准,确保行政权的依法运行
C.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法治实践,建立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D.各级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通过结果公正实现程序公正
2022-11-28更新 | 738次组卷 | 12卷引用: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单元复习检测)
2 . 政府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执法行为由于执法过程的不当往往带来一些争议与纠纷。这就要求行政机关规范执法的重要前提是(     )
A.严密的执法程序B.完善的法律文件
C.政府权力的扩大D.文明执法的落实
3 .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这句话说明(     )
A.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B.立法机关应该科学立法
C.司法机关应该公正司法D.全社会成员应该自觉守法
2022-10-02更新 | 1071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单元检测
4 . 习近平总书记对立法工作提出要求,要完善立法规划,提高法律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这说明科学立法应该(     )
A.科学合理地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和责任
B.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
C.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
D.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
5 .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构建诚信社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以下措施有助于构建诚信社会的是(  )
①行政机关建立健全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相关制度 
②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约束和惩戒失信行为 
③司法机关应加快对失信行为的立法 
④全社会成员应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家庭责任、社会责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1-22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6 . 2021年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栗战书委员长向大会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好合宪性审查和备案审查工作,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野生动物保护、民法典实施、食品药品安全、优化营商环境等五个方面开展专项审查和集中清理,发现需要修改或废止的规范性文件3372件,督促有关方面及时予以纠正。做好合宪性审查和备案审查工作旨在(     
①彰显宪法权威,突出宪法作为根本法的至高地位
②加强宪法监督,保障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领导立法
③加强权力制约,规范地方立法权限
④推进依法治国,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和权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8-25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单元训练
7 . 在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制定旨在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由此可知,实施该法(     
①直接推动相关法律实施,建设完备法律服务体系
②有利于完善法律体系,使个人信息保护有法可依
③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④体现了民主立法,立法面前一律平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房子需要装修吗”“您家宝宝的早教班选好了吗”“需要办理贷款服务吗”……您是不是经常接到类似这样的骚扰电话?那多半是因为个人信息“裸奔”造成的。随着民法典正式施行,我们的个人信息将得到更好的保护。材料表明(       
《民法典》第1032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①民法典实施应以公民利益诉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法律只有涵盖各方面,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效力
③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④良法修订需要回应社会关切,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09更新 | 293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单元训练
9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205件次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参与人次超过119万,提出意见超过350万条。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搭建基层群众参与国家立法的“直通车”,设立了2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共有130多件法律草案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直接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     
①拓展了公众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渠道
②保障了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③有利于促进良法善治
④使我国的法律实施体系更加完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自2008年法律草案普遍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以来,截至2022年3月底,共有257件次法律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参与人次150多万,提出意见近530万条。特别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来,人民群众参与热情更高。这表明(       )
①我国坚持科学民主立法集思广益
②公民的立法决策权得到充分保障
③制定法律要体现全体公民的意志
④公民的参与有利于促进良法善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04更新 | 711次组卷 | 7卷引用:统编版必修三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单元测试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