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推进科学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司法部先后征求多方意见,形成《黄河保护法》(草案)。2022年10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这说明我国(     
①坚持良法之治,不断完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
②司法机关独立公正行使职权,依法加强黄河治理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表决权,履行环境保护职能
④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依照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依法治国领域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奉法则能国强,良法促进善治,普法沁润人心。这启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     
①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②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③开展普法教育,营造全民守法的社会氛围
④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3-12更新 | 301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单元测试
3 . 近年来一系列法治主题电视剧陆续在央视播出。这些剧目从城市到乡村、从党员到群众,都在引领观众知法懂法,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弘扬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主旋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应该(     
①坚持科学立法,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立法的质量
②尊重和信仰法律,通过合法手段理性维权,自觉的遵守法律
③坚持规范执法,维护人民群众正当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④不断增强自身道德素质和法治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定了民法典,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并修改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清理了对民营企业不平等的行政法规,强化对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过程中,国家均通过专题座谈、基层立法协商联系点等方式听取民营企业意见。

国务院通过一系列规定,加大了简政放权力度;积极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主动接受民营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开展了“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发展”专项督察,有效推动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最高人民检察院积极推动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最高人民法院建立健全涉产权冤错案件有效防范和常态化纠错机制,甄别纠正历史形成的刑事涉产权冤错案件。公安部严打滋扰企业、欺行霸市等犯罪活动和侵犯民营经济知识产权犯罪活动,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各级公安和司法机关通过各种渠道开展涉企法治宣传活动,设立各类商会人民调解组织,健全法律维权服务网络,等等。2021年中国民企500强报告显示,已建立守法合规经营制度、预防财务违规制度、遵守商业道德制度的500强企业数量分别为450家、422家、395家。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提振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的。
5 . 2020年7月,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广东省唯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两年来,江海区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让基层群众的立法意见建议“直通”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截至2022年8月中旬共完成44部法律法规草案的意见征集,上报682条意见建议,70条被采纳。由此可见,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是(     
①保障人民群众行使立法权的有效途径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民主立法的体现
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④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2022年8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该意见指出,要推进乡镇(街道)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加强市县政府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工作;进一步明确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职责范围,完善审批、监管、处罚等衔接机制:严格规范推进公开裁判文书工作,进一步规范市县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文书制作。加强市县法治建设需要(     
①提高市县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水平
②深化执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司法公正
③提升地方立法和规范性文件制定科学化水平
④深化普法和依法治理,着力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3-10更新 | 588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单元测试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开辟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境界。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书写了法治中国前所未有的辉煌篇章,奠定了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法治基石。

从人民大会堂内人大代表的认真审议,到在家门口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再到网上公开征集法律草案意见建议……随着人民群众对立法过程的全过程参与,我国的每一部法律都满载民意。截至2022年6月底,制定修改法律行政法规730余件次,现行有效法律292件行政法规598件。

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和证件管理,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北京市全面启用新版行政执法证,原证停止使用;安徽省预计2022年底前完成14万余名执法人员证件换发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司法质量、效率、公信力显著提高,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更加有力。

近年来,“七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扎实推进,法治逐渐成为全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是如何开辟全面依法治国新境界的。
8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议案。修正草案新增了立法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应当适应改革需要,引导、推动、规范、保障相关改革等多项规定。上述修改内容有利于(     
①在立法实践中深入贯彻民主理念,保障人民群众的表决权
②不断发挥法治对德治的支撑作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③顺应时代要求健全立法体制机制,提高立法的质量和效能
④发挥固根本、稳预期、立长远的保障作用,以良法促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09更新 | 1999次组卷 | 21卷引用: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单元测试
9 . 行政裁量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基于法理或事理对某些事件所做的酌量处理行为的权力。2022年8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意见》。该意见的出台旨在(     
①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②依法推进简政放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③规避执法畸轻畸重,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④推进科学民主立法,完善行政执法程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四川省委印发《四川省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通知指出,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之所以要坚持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是因为(     
①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②宪法由党制定,集中反映人民利益
③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④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