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推进科学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2 道试题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实施,有助于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和安全。(        )
2 . 浙江义乌鸡鸣山社区的居民具有多国籍、多民族、多元素、多文化特点。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义乌基层立法联系点联络站之一,该社区将反食品浪费法草案立法征询座谈会开到了网红餐饮街区——樱花街上。立法信息员与众多餐饮店、便利店、小酒店的小业主、小老板们坐在一起,面对面讨论草案条文。该基层立法联系点联络站的做法(     
①赋予了公民参与立法的权利          ②能使法律条款更好地反映民意
③表明立法机关下放立法职权          ④是开门立法、民主立法的体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人类命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我国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继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后,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生态文明保护作为一条重要的民法原则,确立为各类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义务。

良法之下才有善治,从“史上最严格”的环保法、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到“史上最大规模”的环保督察,创造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最好的时期。甘肃省3名副省级干部及几十名领导干部因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而被行政问责和司法处罚,长江边上还在盈利的化工厂主动脱旧换新……展示了法治动真碰硬的威力,体现了生态红线不能逾越,使人们相信美丽中国的道路绝对不会跑偏。


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以法治护航生态文明建设的?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足新发展阶段,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工作,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2021年,乡村振兴促进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12件法律案将分别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继续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全国建立了多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把法律草案直接发到群众手中“问计于民”,许多群众意见被吸收到最终的法律文本中。重要立法项目根据需要成立立法工作专班,建立协调机制,解决立法难点问题。同时,发挥立法机关在表达、平衡、调整社会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防止和纠正部门利益偏向。对立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立法听证、第三方评估工作。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立法的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的。
5 .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这说明作为新时代的民法典(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6 . 在中国人大网首页左侧下方,有“审查建议在线提交”的蓝色图标,点击后即可进入全国人大审查建议受理平台。任何一位普通公民,通过提出审查建议,就可以“撬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审查程序。下列选项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规审查是全国人大行使决定权的具体体现
②搞好法规审查,有利于保证国家法制统一
③公民借此可以表达利益诉求,寻求法律帮助
④地方性法规规定的是本地方的事情,不在全国人大审查之列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7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指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曾任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的潘岳,在回答记者关于环保困局之根本所在的问题时指出:“环保风暴”不变成制度,不变成法律,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潘岳认为,环境指标一天没有真正纳入官员考核制度,就一天不能杜绝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追求短期政绩,和一些追求暴利的企业结合起来,不顾当地的资源环境条件,用人民的健康换取极少数人的特殊利益。这样的官员一天不被问责,反而因“发展有功”得以升迁,就一天不能阻止更多的官员效仿。


从“依法治国”的角度,谈谈国家应怎样解决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违法突出问题。

8 . 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5日下午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习近平指出,要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实施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蔓延。要加大对危害疫情防控行为执法司法力度,加强对相关案件审理工作的指导,及时处理,定分止争。要依法做好疫情报告和发布工作,按照法定内容、程序、方式、时限及时准确报告疫情信息。要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组织基层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结合材料并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1-08-25更新 | 1003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湖南卷变式训练主观题篇
9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加强理论思维,不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取得新成果,总结好、运用好党关于新时代加强法治建设的思想理论成果,更好指导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需要(     
①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②政府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防止司法权力的滥用
③全国人大领导立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④公民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全民学法全民守法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10 . 一段上海民警在街头执法的视频火了:在检查一辆无牌照汽车时,当事人拒不接受检查,民警从口头传唤,到连续三次警告,再到“武力升级”,行动前提醒无关人员远离……一系列操作被网友赞为“教科书式执法”。执法部门要做到“教科书式执法”,就必须(     
①积极行使国家立法权,完善执法标准
②依照法定程序规范执法,确保执法有据
③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让社会评判执法的规范性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1-08-25更新 | 583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新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