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综合探究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壮大新业态就业路更宽

近年来,伴随着新业态的发展,众多新职业应运而生,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这些新职业中,有的已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如网约配送员、互联网营销师等;有的已具备一定规模,如数字化运营师、互联网在线教育培训师等。同时,社区团购团长、版权购买师等新职业仍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1.二十大报告瞄准就业的难点,部署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主要体现了我国______的国家职能。(     
A.维护国家稳定B.促进社会发展C.保卫国家安全
2.随着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大量涌现。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势在必行。重庆市鼓励企业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把新就业群体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在新业态中开展党建工作有利于(     
A.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
B.发挥党组织引领新业态健康发展的优势
C.把党的特殊利益跟人民利益完全结合
D.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3.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向农村地区延伸,为乡村振兴赋能。一些地方领导化身“主播”“带货官”为家乡农产品代言。直播带货能振兴乡村发挥作用的正确传导路径是(     
A.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刺激农产品需求→带动农产品生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B.发挥政府调控的作用→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优胜劣汰→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C.提高农产品社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供给→满足消费需求→发展农村经济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量子信息、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应用,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等生命科技的突飞猛进,在经济领域催生了一系列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法律版图上产生了一大片空白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领导下,针对新兴领域风险点、空白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及时出台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重要法律。针对不少领域出现的网络犯罪诈骗等新型犯罪、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通过了三个刑法修正案,在反腐败、金融安全、公共安全、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网络犯罪、知识产权、特殊群体保护等方面,对刑法进行了修改完善、加大对犯罪的惩罚力度,保障重要领域的基本安全、保障人民合法权益。针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叠加,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快推进国家安全立法,制定修改了20多部与国家安全直接相关法律,加上法律中规定与国家安全直接相关的制度和国务院及其部门制定的相关行政法规、规章,基本形成了适应我国战略安全环境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


(1)新业态层出不穷、新职业发展方兴未艾,但却出现了不少乱象,不仅影响新职业、新工种的社会认可度,也会误导公众、损害人民权益。整治新职业乱象需要(     )
A.建设社会法律服务体系,缩小法律援助的覆盖范围
B.提高社会治理法治水平,规范新业态市场秩序
C.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D.健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强化仲裁的社会权威地位
5.国家对新业态乱象进行规制,为建设法治社会提供有力的法律与制度保障,体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     )
A.最广泛的民主B.最真实的民主C.最管用的民主
6.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从不同的政治主体角度思考,说明为什么要加强新兴领域、新业态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9-1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摸底考试政治试题

2 . 坚持人民城市理念,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上海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新发展理念始终贯穿于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明显增强。

通过“生态环境金点子”、“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为生态环境护献一计”等活动推进生态环境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推动建议征集工作走进基层和一线,在黄浦、金山等区建立了13个“生态环境人民建议征集点”,“家门口”建议征集新风尚逐步形成。以“生态环境局长接热线”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修订出台《上海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拓宽举报投诉途径,扩大举报奖励范围,提高举报奖励标准,鼓励和引导公众参与监督环境违法行为。

坚持立、改、废并举,建立了以《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为统领,重点领域全覆盖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制体系。目前,形成了以《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上海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3部地方法规,《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上海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上海市饮食服务业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上海市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办法》等9部规章为主的地方法律规章体系。

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为我国新时期的发展勾勒了清晰路径,擘画了推动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全新蓝图。能够使以下三段论推理成立的选项是(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
                        
所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要坚持党的领导。
A.党的领导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政治保证
B.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
C.只要坚持党的领导就能贯彻新发展理念
D.新发展理念是习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
2.开学季以来,“预制菜进校园”的话题多次被提及并冲上热搜。记者采访家长对预制菜进校园的看法。王同学的妈妈说“我既不赞成预制菜进校园,也不反对预制菜进校园。”王妈妈的观点(     
A.违反了排中律B.违反了同一律
C.违反了矛盾律D.没有逻辑错误
3.(多选)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据此说明(     
A.我们对新事物的发展,要持观望抵制的态度
B.预制菜的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政府加强市场监管,对学生的食品安全负责
D.企业要树立诚信经营,对消费者负责的意识
4.综合学科内容,从“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全面依法治国”的角度,论述上海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要求:(1)综合运用所学内容概括上海生态文明建设经验;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上述案例进行事实论证,以充分支持分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限制在400字左右
2023-10-2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考试政治试题

3 . 三、建设法治中国保障国泰民安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中国建设阔步前行,书写了国泰民安的亮丽答卷。

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等立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备系统管用;高质量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行政执法制度体制机制,推动行政权在法治轨道上行使;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建立健全全民普法和法治宣传教育制度,健全公民守法激励机制,形成了以宪法实施为基础、执法司法守法互相贯通的法治实施体系,更加有效发挥法治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

党的二十大对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重大决策部署,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

1.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习近平法治思想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根据三段论的基本规则,若要使该三段论正确,“小前提”应是(     
A.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先进思想
B.先进思想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C.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是先进思想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从法治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以上论述的核心观点是(     
A.党中央高度重视依法治国
B.制度化解决系列重大问题
C.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
D.法治是治国理政基本方式
3.(多选)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后,《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相继出台,构建起法治中国建设的“四梁八柱”。“一规划两纲要”的密集出台(     
A.充分表明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B.确立了“十四五”时期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
C.勾勒出法治中国建设行稳致远有了明确具体路径
D.标志着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格局全面完成
4.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面对我国种业核心技术掌握水平不高、种业产业大而不强的的现状,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决定。种子法的第四次修订以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筑牢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学科内容,谈谈本次种子法修订的意义。
5.结合材料,综合学科内容,从党的领导和全面依法治国的角度,论述我国是如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
要求:
(1)综合运用学科内容概括十年来我国法治建设的巨大成就,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较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上述材料进行事实论证,以充分支持分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限制在400字左右。
2022-12-21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一模)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