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综合探究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回顾近年来依法治国重大事件: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7年10月18日,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2019年1月,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求是》2019年第四期再次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磅文章:《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根据所学知识,思考中国共产党与法的关系。
2023-09-1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2 .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____________,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_________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2023-05-1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5.1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导学案
3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当前发案最高、损失最大、群众反响最强烈的突出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2021年10月19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中国人大网上公开征求意见,有12390位公众提出了28406条意见。作为一部新型领域立法,该法立法进程快,急用先行,与相关立法相互配套、共同推进,将进一步丰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形式;立足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和依法治理,侧重前端防范;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充分体现了党中央要求、人民意愿和实践需要。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出台过程是如何体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
2023-02-06更新 | 507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导学案

4 . 保护和治理黄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并召开座谈会,多次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把制定黄河保护法列为2021年立法工作"重头戏",并且提前介入。2021年12月20日,在社会各界满怀期待中,我国流域立法迎来新的重大进展——黄河保护法草案揭开面纱,亮相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黄河保护法革案正式进入审议程序,这意味着黄河流域全面有法可依的时代即将到来。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重视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发布《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针对全党全军全国重大问题,及时制定、修订146部中央党内法规(下图中文字为党内法规名称),实现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党内法规的全覆盖。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党内法规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这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
③这能够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④这为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于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②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③党的领导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尊重宪法法律        
④人民要在党的领导下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