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过程中,要谨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此语出自《晏子春秋•杂下之六》:“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从哲学的角度看,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淮北的土壤气候验证了橘生淮北不能为橘的认识是正确的
②要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③联系的多样性要求善于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④淮南为橘淮北为枳表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转化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2-12-03更新 | 153次组卷 | 5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当前,在核酸检测过程中,每一根管子都要全程追湖,怎么做到“1小时采样,2小时运到实验室,6小时出报告”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此,一批数字经济企业抓住机遇,化危为机,实现了企业逆势发展。这启示我们(     
①危与机总是同生并存、相互渗透的
②只有危中寻机,才能实现化危为机
③危是相对的,机是绝对的,危与机统一
④危中有机、化危为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孙子兵法》有云:“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这说明(     
①矛盾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为前提
②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③矛盾的斗争性是相对的、易变的
④矛盾的同一性往往寓于斗争性之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新中国的建立,标志了中国人民站起来;新时期的发展,带动了中国人民富起来;新时代的到来,则标志着中国人民正在强起来。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节点上,以“强起来”为主题的大型政论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成为现象级的舆论热点,为新时代的到来奏响了“强起来”的新时代主旋律。这部纪录片从内容上看,重点采用了“顶天立地”的结构设计,前一部分重点叙述“国计”,后一部分重点关注“民生”,用国计民生的合力阐述了中国正在强起来的新时代主题。影片的前半部分呈现了近5年中国在科技、建设,特别是重大国家工程、“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路、桥、车、船、港、大飞机、深潜、航天……场景、设备、工程、技术以它们的恢弘气势,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国力,也展示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特色。之后,影片又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主线,集中展示了近5年来中国在精准扶贫、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生态和环境保护、教育、文化等众多民生问题上所出现的新变化。国家的强大,终极目的是为了人民的福祉,这一部分对于民生改善的生动呈现,前后呼应,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正意义,也阐述了中国强起来的深刻内涵。中国强起来,不仅是国家强而且也是人民强,正如影片所传达,人民强则国家强,国家强则人民强是辩证统一的。因此,主旋律从根本上来说,就应该是人民的主旋律。主旋律,如果能够保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如果能采用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艺术表达方式,如果能够尊重传播规律和借助市场力量,就可以真正成为人民的、大众的、主流的时代旋律。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国家强”与“人民强”的关系。
2022-05-16更新 | 414次组卷 | 6卷引用:宁夏吴忠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文科)
5 . 神舟十三号发射升空无明显摇晃。但神舟五号在飞行到三四十公里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却发生了急剧抖动。原来,是研制人员将助推器蓄压器改为变能量蓄压器,改变燃料的振动频率,使得火箭不会产生POGO振动。这启示我们(     
①注重研究新情况,敢于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
②在不同问题的相对对立中寻求绝对统一
③坚持辩证否定观,破除既肯定又否定的模糊思想
④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引下突破原有边界的束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谈到,“在蒙昧人和低级野蛮人中间,现在还流行着这样一种观念:梦中出现的人的形象是暂时离开肉体的灵魂;因而现实的人要对自己出现于他人梦中时针对做梦者而采取的行为负责。”下列命题属于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是(     
①“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②“我思故我在”
③“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④“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恩格斯曾指出:“如果简单的机械的移动本身包含着矛盾,那么,物质的更高的运动形式,特别是有机生命及其发展,就更加包含着矛盾。生命首先就在于,生物在每一个瞬间是它自身,但却又是别的什么。所以,生命也是存在于物体和过程本身中的不断地自行产生并自行解决的矛盾;这一矛盾一停止,生命亦即停止,于是死就来到。”这告诉我们(     
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②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③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相互排斥是绝对的
④矛盾是发展的动力,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里曾写道“我们领教了世界是何等的凶顽,同时又得知世界也可以变得温存和美好”,下列与之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     
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②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③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④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9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加强党的团结必须同破坏势力作坚决斗争,这是基于(     
①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基本属性
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
③斗争性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④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要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1-10-13更新 | 1061次组卷 | 2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银川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春秋时期的晏婴说:“和如羹焉。水醯(xǐ,醋)醢(hǎi,肉酱)盐梅以烹鱼肉,燀(chǎn,炊煮)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来说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这说明(       
①和羹中各种食材的味道消融,文明在交流中超越文明隔阂
②和羹的同一性制约各种食材的味道,文明以共存超越文化优越
③各种食材的不同规定着羹美的基本趋势,文明以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④和羹的同一性是包含差别的具体同一,文明有差异性才能和谐共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9-27更新 | 9220次组卷 | 47卷引用:宁夏吴忠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