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在我国经济稳步发展面临一些新的挑战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理论,从2023年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提“新质生产力”,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系统阐述⋯⋯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由此可见(     
A.对新质生产力认识的不断深化发展表明真理具有无限性和反复性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理论知识要接受实践检验
C.对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真理性认识具有能动性和直接现实性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认识反映并反作用于实践
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带领团队,利用多光子量子纠缠,数十年如一日多次反复实验,终于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分布式量子相位估计的实验验证,为构建基于量子网络的高精度量子传感奠定基础。该成果2023年11月30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光子学》。相关专家对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这是一项“重要的里程碑工作”,同时指出后续的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这充分说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会根据主体的情况变化而发生变化
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限制
③真理是客观与主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为什么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2024-03-0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模块四 《哲学与文化》高频考点主观题

4 . 氧气被视作生命之源。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各种制氧机和氧气罐被当作养生装备进入普通家庭。有专家表示,对于健康的人来说,空气里的氧含量足够使用,除一些特殊病患需要供氧外,一般人是不需要吸氧的。网上流传的“吸氧提神益智”的说法毫无科学依据,过度吸氧会对使用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负面伤害。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受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

②把握事物本质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③只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处理问题

④人们形成正确认识要经历“实践—认识”的多次重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08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预测卷(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了“第一步”任务圆满实现到“三步走”战略全面实现,再到空间站迈入常态化运营新阶段的历史性跨越。这说明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推动认识向前发展。(     )
2024-01-0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载人航天20年
6 . 由于缺乏近距离的、详细系统的科学观测,人类对火星风沙活动过程依然知之甚少。2023年7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发布消息称,在“祝融号”火星车着陆区发现火星古风场改变的沉积层序证据。此项研究为火星古气候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火星全球气候模拟提供了重要约束。据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获得对火星风沙活动的真理性认识是科学家研究火星古气候的目的
②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在特定阶段,人们无法形成对火星风沙的真理性认识
④火星风沙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上述论断主要说明(     
A.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B.认识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C.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D.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8 . 2019年,我们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华诞。国庆阅兵活动每每是世界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而70周年的国庆庆典更是打开了一扇大大的瞭望之窗。从国庆的系列活动中,有人看到了自信是弥足珍贵的复兴之魂,有人读出了和平是掷地有声的大国之诺,有人看到人民是坚如磐石的执政根基,也有人臆测大国崛起对世界秩序的挑战。上述材料表明(       
①对同一确定对象真理性的认识不止一个       
②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相互包含
③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④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上述材料表明(     
①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④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2016年9月,袁隆平领衔的超级杂交稻第五期攻关项目第二次测产验收在湖南某地进行,攻关品种“广湘24S/R900”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面对失败,袁隆平坦然接受。这一事例反映的认识论道理是 (     )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认识主体对于获得真理性认识没有影响
③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没有价值
④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3-24更新 | 91次组卷 | 74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