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7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2023 中国网络文学论坛”召开,论坛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推动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网络文学工作者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网文创作精品化为关键;引导网络作家提升精神高度,以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引导网络作家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积极回应社会与时代关切,书写新时代,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担当时代使命;要抓好现实题材创作,要注重当下老百姓身边的发展故事,展现非凡十年的历史性成就、讴歌新时代人民的奋斗和创造,催生一批高质量、高水平和引发读者共鸣的网络文学时代精品。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网络文学工作者应当如何促进我国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
(2)经过 20余年的发展,中国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国向世界输出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载体,承担着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请你为网络文学“走出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提两条建议。
2 . 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组合“江南忆”:琮琮、莲莲和宸宸问世。“琮琮”源于良渚遗址代表性文物玉琮,“莲莲”源于西湖中无穷碧色的接天莲叶;“宸宸”源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拱宸桥,均以机器人做造型,见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也散发着时代的魅力。这说明“江南忆”组合(     )
①作为文化的载体,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②作为良渚文化的重要标志物,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③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适应建设文化强国要求,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中国和希腊都是文明古国,彼此有天然的亲近感。两国的文明互鉴、互利互惠,离不开古老文明和当代文化的深度交流、相互交融。中国的戏曲、希腊的古代戏剧,分别是两个国家的文化活化石,它们沿着各自的脉络发展,本来互不相关,直到世界剧坛兴起“跨文化戏剧”,中希古老文明孕育的现代剧场艺术实现了从古到今的转化、从希腊戏剧到中国戏曲的跨越。用中国戏曲改编和演出希腊悲剧,正是两种文明、两个文化和合之美的绝妙样本,契合了多元文明互鉴的内在需求。


结合材料,运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希两国进行文化交流互鉴的积极意义。
2024-03-1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8.3课后分层作业巩固提升(B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自近代以来经历了一个从碰撞、冲突到借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也经历了一个从傲慢到自卑,从抵制到吸收再到“拿来主义”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误解和对立,又有互相融合、共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让我们感到欣慰的一面,又有让人忧虑的一面。

材料二   纪录片《勇敢者的征程》是中国首部国际联合制作的红色之路探险体验纪录片,讲述的是中国革命战争中“勇敢者”的故事,寻找一百年间贯穿中国共产党人血脉之中、始终如一的信仰基因。纪录片采用了国际流行的、最受观众欢迎的户外真人秀节目样态,由中外探险者共同探索中国共产党的英勇征程。该纪录片通过新媒体视听技术将中国的大好河山、多元的民族文化、安康的人民生活纳入其中,使海外观众也跟随镜头见证了当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运用英语和汉语的点睛评说,从不同视角参与、审视这段艰苦卓绝的伟大历程,在中外观众心中引起普遍共鸣,构筑起“本乡本土”与“异国他乡”的文化联通桥梁。推动文化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走出去”,需要有更多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案例。

运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发挥文化在当今国际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2024-03-1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8.3课后分层作业进阶高考(C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沪明合作,是跨越一个甲子的牵手。

穿行在三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沪明两地割舍不断的情缘留下的印痕。沪明小学的吉祥物“沪沪”的头部元素取自上海市花白玉兰,一年级各班以上海著名建筑命名为“虹桥班”、“迪斯尼班”等;“1958工业记忆馆”的沪明情深馆区摆放着18家迁明企业的老照片、老物件,在最显眼的位置赫然写着“三明不会忘记”……这些印痕再现了三明工业从零起步到打造新兴工业城的发展历程,浓缩了上海等地支援三明建设的历史情缘,也见证着新时代两地续写更加动人的合作故事。沪明的真挚情谊,未因时空的阻隔而冲淡,在岁月流转中历久弥坚。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知识,阐述沪明情谊未因时空阻隔而冲淡的原因。

2024-03-1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7.1课后分层作业巩固提升(B卷)
6 .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形成了中华文明。2023年2月1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形象标志正式亮相,该标志(如右图)立足黄河“几”字形地理特征,同时融入“红飘带”和“龙图腾”的造型特征,传达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象征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以及新时代的崛起与腾飞。这一设计(     

①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融合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
②契合时代发展要求,博采众长实现综合创新
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体现了中华文化深厚底蕴
④能够振奋人心,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蕴含的商业价值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广大农村民间戏剧活动不断发展、繁荣,土生土长的民间小戏为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它在若干世纪的发展变化中,总是受到复杂的思想和趣味的影响。它们总是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民间小戏中来,尤其是当民间小戏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流入城镇以后,内容更加复杂起来,把本来健康的、思想性强的戏也涂染上了不健康的思想。

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以“让民间小戏发扬光大”为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4-03-11更新 | 26次组卷 | 3卷引用:7.3课后分层作业夯实基础(A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坐落在玉龙山山脉盆地中,是山林深处与世隔绝的古村落,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活化石”。从“旅游热力图”上看,这里绝对算不上是热门目的地,但是近年来“非遗+旅游”“非遗+研学”的热风也吹到了这里。

白查村先是修建了旅游驿站,有民宿、有餐饮、有非遗文创;2023年又和企业签订协议,共同打造非遗研学项目,吸引了大批学生,大家在参观船型屋时,还能体验搭建船型屋,切实体会非遗的传承和起源。

当传唱百年的琼剧写进了流行歌曲,当春秋时期便享有盛名的黎锦编织进了现代人的裙摆,当柳雕技艺出现在精美的画框上而成为爆款……在时光里蒙上了微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刻正触手可及,焕发出全新的光彩。

阅读材料,运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创新表达形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能使“非遗”焕发全新光彩的原因。
2024-03-11更新 | 31次组卷 | 8卷引用:7.3课后分层作业巩固提升(B卷)
9 . 荆楚文化“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深固难徙”的爱国精神、“止戈为武”的和合精神、“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开放气度,是长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的建设提供了丰富永续的资源。荆楚文化蕴含的精神和气度(     
①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②为人们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提供强大的物质力量
③涵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湖北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④是湖北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11更新 | 82次组卷 | 3卷引用:7.3课后分层作业巩固提升(B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积极开展对外通商,而不是对外侵略扩张;执着于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而不是开疆拓土的殖民主义。两千一百多年前,中国人就开通了丝绸之路,推动东西方平等开展文明交流,留下了互利合作的足迹,沿路各国人民均受益匪浅。六百多年前,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远涉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没有占领一寸土地,而是播撒了和平友谊的种子。近代以后,中华民族曾遭到了列强长期侵略和欺凌,但中国人民从中学到的不是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而是更加坚定了维护和平的决心。

回顾世界近现代史,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损人利己,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我们党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明确提出中国将始终不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向全国、全世界宣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运用文化的知识,分析弘扬材料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的现实意义。
2024-03-1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7. 2课后分层作业进阶高考(C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