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72 道试题
1 . 在第三届中国(浙江)民族服饰设计展演会上,精致考究的畲族凤凰装、巧夺天工的苗族花衣银装,粗犷大气的藏族宽腰长袖……不同民族的审美情绪、价值观念、工艺技巧,通过匠人与设计师的深入走访、精心设计得以完美呈现。由此可见(       )
①不同民族文化各具个性特征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推动社会实践快速发展
④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0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4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2 .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文化的“失语”,产生的不仅是繁华散尽的失落,还意味着民族身份的模糊。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经济繁荣是促进本民族文化繁荣的基础
B.振兴本民族文化就不能借鉴其他民族文化
C.民族文化是本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
D.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024-03-0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4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3 . 定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被誉为“中国定瓷之父”的陈文增在“定瓷烧制”还原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发挥自己在诗词、书法方面的特长,形成概括性较强、艺术性较高的瓷、诗、书三联综合艺术品,创新拓展了定瓷文化体系,赋予了定瓷文化新的传承理念与内涵。由此可见(     
①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为文化创作提供灵感 
②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 
③要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人民群众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是文化产品的创作源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06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必修4 练习9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观的核心要义是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①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 
②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③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 
④是熔铸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0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4 练习9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5 . 静静躺在革命文物博物馆的冲锋号,让我们耳畔似乎响起了炮火的轰鸣、先烈们冒着弹雨冲锋的呐喊,文物就是一段尘封的历史,会带给我们灵魂的洗礼和精神的鞭策。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这一指示的依据是(     

A.革命文物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
B.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
C.革命文物有利于满足人们多元的文化需求
D.革命文物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2024-03-0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4 9.1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63年3月,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从此,这个响亮的名字享誉中华大地,成为引领道德风尚的一面旗帜。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雷锋的每件事迹谈不上惊天动地,但是一件件汇集、一代代传承,铸就了精神丰碑。

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从青少年的角度,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知识运用准确、贴切,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4-03-0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课题必修4 练习7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 . 柳树本是一种普普通通的树木,但在离人眼里却代表了惜别挽留之意。如“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一诗所表达的不忍分别的情愫,感人肺腑。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离人眼中的柳树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 
②借柳抒情是一种文化活动 
③优秀文化具有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功能 
④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
2024-03-0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课题必修4 练习7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8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经历过许多磨难,经千难而百折不挠、历万险而矢志不渝,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这启示我们(        )
①要树立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③要培育和继承伟大创造精神 
④要培育坚持不懈、敢于奋斗的精神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3-0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课题必修4 练习7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9 . 近年来,在大数据、云平台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我国开展甲骨文研究,实行多学科联合攻关。一批甲骨文书法和实物走出象牙塔,民间兴起了破译甲骨文的热潮。推动甲骨文研究旨在(        )
①追寻文化根脉,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 
②沿袭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③促进科技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必要支撑 
④挖掘优秀文化资源,让中华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06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课题必修4 练习7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0 . 架梯子、站房顶、爬围墙,现场观众人山人海,网络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过一亿……这项被网友称为“村BA”的篮球赛,“主场”位于贵州省某村村委会门前的露天场地,不少观众从河南、广西等地慕名而来。下列对“村BA”火爆的讨论,观点正确的是(        )
①“村BA”火爆体现了村民们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向往 
②“村BA”火爆彰显了文化活动在村民们生活中的价值 
③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村BA”火爆源自当地文化发达 
④文化具有民族性,“村BA”火爆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0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课题必修4 练习7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