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60 道试题
1 . 2020年5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赴山西考察调研时前往云冈石窟实地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云冈石窟于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云冈石窟与我国诸多石窟相比较,最具西来样式,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造型、装饰纹样、相貌特征等,体现了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的融会贯通,是不同文明交流融汇的结晶。材料表明(       
①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能够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③中华文化善于博采众长,创造出包含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④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推动了各国人民相互了解,消除民族隔阂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 . 习近平强调“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我们必须从各种形式的文化现象中区分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还要辨识不同性质的意识形态文化。下列文化现象中属于意识形态性质文化的是(       
①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
②全球抗疫科研团队与时间赛跑,研发可应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③国家推动新时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
④中国移动联合华为集团成功完成珠穆朗玛峰峰顶5G技术覆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8-20更新 | 14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2021学年政治新教材同步课时AB卷》部编版必修4第03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B卷提升篇)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炮火中,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而不懈抗争的英雄人物,用血与泪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那些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而矢志艰苦奋斗的英雄人物,把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情怀镌刻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征途上;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阵地上,挺立潮头、锐意发展的改革先锋,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行业标兵,坚守信念、克已奉公的道德模范,将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品质展示得淋漓尽致。他们都是英雄,都是时代的楷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敬仰英雄、学习英雄,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因此,我们必须学习英雄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


(1)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弘扬英雄精神。
(2)班级正在开展“敬仰英雄、学习英雄”活动,请为该活动拟定两个具体的活动方案。(要求: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或地域性英雄姓名)
2020-08-20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政治新教材同步课时AB卷》部编版必修4第03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A卷基础篇)
4 .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全部部署完成。从立项论证到启动实施、从双星定位到区域组网,再到覆盖全球,一代一代“北斗人”以志不改、道不移的拼搏,在星空中织就了一张不会迷失的“路网”。“北斗人”的拼搏精神(       
①来自航天科技发展的价值和力量②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③为航天强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④展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西迁精神”是60多年前交通大学师生从上海迁至西安,支援大西北建设过程中孕育产生的。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交通大学考察时明确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下列对“西迁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①“西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的组成部分
②“西迁精神”的核心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③“西迁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④“西迁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心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8-19更新 | 13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2021学年政治新教材同步课时AB卷》部编版必修4第03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A卷基础篇)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0.65) |

6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爱国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热爱和依恋之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实践活动;是几乎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认可的价值准则。中国人民尤其爱国,视它为“天职”,把它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


(1)结合材料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谈谈你对爱国主义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的认识。
(2)爱国主义是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学校应该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2020-08-19更新 | 303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四哲学与文化专题三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7 .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曾经说,他一生中对其父亲梅兰芳的艺术传承较多,新创作的作品较少。他的一生是“保守”的一生,而不是“创新”的一生。梅葆玖先生的“保守”是为了“保”住京剧传统艺术之精华,为中华民族保住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他的“保守”的文化意义,丝毫不输于创排几出新剧目。当然,梅葆玖先生并不僵化。他从不排斥各种新颖的传播手段,他的表演绝不拘泥于重复前辈大师表演的表象。梅葆玖先生和他的弟子们的精彩演出,让无数青年观众回到剧场,感受京剧的无穷魅力,激活了新一代青年细胞里的中华文化基因。


(1)梅葆玖先生对梅派艺术的传承“保守而不僵化”。你是否赞成这种传承方式?请说明理由。
(2)京剧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请你就如何让京剧吸引更多的青年观众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2020-08-19更新 | 274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四哲学与文化专题三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8 .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建设文化强国,我们要(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③大力发展传统文化,坚决抵制外来文化   ④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0-08-19更新 | 394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四哲学与文化专题三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9 .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要用中国精神铸就文艺之魂。这需要我们(       
①创作出时代精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②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一切文艺成果,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
③弘扬民族精神,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④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上新了·故宫》是一档文化创新类真人秀节目。在节目中,明星嘉宾作为新品开发员跟随故宫专家进宫识宝,探寻故宫历史文化,并联合设计师和高校设计专业的学生,每期创作一个文化创意衍生品。该节目打造“创新”与“故宫”相结合的制作模式,让故宫文化被更多年轻人“带回家”。这说明(       
①与现代设计相融合是故宫文物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根本保证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享用文化
③人们把文物与文化创意巧妙结合,能让故宫的文物“活”起来   ④人们只要对故宫文化不断推陈出新,就能永葆故宫文化的生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0-08-19更新 | 346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四哲学与文化专题三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