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某中学调研小组收集到的党史教育方面的资料如下:
★推介党史研究重大成果和宣传教育普及品牌,制播《红船》等专题片,《1921》等主题影片,《大决战》《觉醒年代》等主题电视剧
★完善上海,嘉兴,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香山,韶山等党史重要纪念地相关设施建设和改陈布展机制
★实施一批革命旧址维修保护项目,馆藏革命文物修复项目
该小组拟围绕上述信息写一篇校园报道,主题可以归纳为(     
①弘扬革命文化,庚续红色血脉,争做时代新人
②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
③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挖掘历史文物的经济价值
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文明根本规定性的同时,合理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形成以中国国情为主体、以各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为参照、更具自主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丰富和创新,探索和创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②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共同铸造了中华文化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颠覆性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电视剧《我们这十年》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近200个选题中筛选出《一日三餐》等11个选题,表达这十年来普通老百姓的所知、所感、所见。《石头开花》直面脱贫攻坚工作的10大难题,反映10个不同地域、贫困程度各不相同地区的干部群众战胜贫困的故事。这些剧作一经播出深受观众好评。这些剧作的成功在于其(       
①真实再现现实生活,给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②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与时代同频共振
③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创作养料,缩小区域文化发展差异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与群众形成情感共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保护一个地方剧种,就是唤醒一段文化记忆和文化乡愁。安徽凤阳的传统卫调花鼓戏只有锣鼓和清唱,腔口音色难免粗直,难以吸引观众,濒临灭绝。老艺人马明芳开启大刀阔斧的改革:改变单一的锣鼓清唱,加入丝弦乐器;邀请名家创作剧本……当卫调花鼓戏以崭新面貌出现在舞台上时,戏更好看了,旋律更动听了。卫调花鼓戏的重生说明了(     
A.传统文化遗产的核心思想理念是讲仁爱、重民本
B.乡愁是文化赓续的物质载体,增进了文化归属感
C.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能让传统文化注入优秀基因
D.要创新传统文化的呈现形式,激活优秀传统文化
5 .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我国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所作的《兰亭集序》中的名句曾引无数后来者临摹记诵。2022年10月,意大利某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掠过北京上空时,将心绪诉诸这一千年名句,并附上意大利语与英语翻译发布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引发国内外网友热议。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中华优秀文化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②中华文化绵延隽永,具有共通的价值追求
③厚重的历史积淀是文化创新的宝贵资源             
④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2022年,10个中国手工艺群体与10位国际大师合作“留住手工艺项目”融入了可持续与现代设计的理念,充分尊重并创新传承中国文化,获得了艺术创意行业、国潮复兴青年爱好者的关注。路易·威登创意总监尼古拉·盖斯奇埃尔携手福州髹漆,将承载中国漆艺精华之一的髹漆皮具技艺和与传统硬箱工艺融合呈现在箱包上;迪奥对大利侗族挑花图案情有独钟,在经典时装上全新诠释了这些图案等等,使得当地乡村参与这一项目的近172位妇女的年收入增加了近万元。这表明(   
①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产品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②促进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
③推动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发挥文化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乡村振兴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22年11月20日,卡塔尔世界杯拉开序幕,在这场足球“盛宴”里,从球场到建筑,从公共交通到纪念品……“中国元素”几乎遍布卡塔尔世界杯的每一个角落。从纪念品、公交车、电子产品到场馆建设等方面来看,卡塔尔世界杯已成为展示中国元素的绝佳舞台,这充分反映出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中的关键地位及其抵御疫情影响的韧性。“这是二十大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成功亮相。”在卡塔尔世界杯上,中国的发展理念、智慧、方案和行动将受到更多国家和人民的欢迎。中国元素闪耀卡塔尔世界杯(       
①体现了文化“走出去”战略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②得益于两国良好的关系和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体现了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齐头并进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领域的优越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8 .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春节前一天)的阖家聚餐。在外工作的人都会在除夕来临之前回老家和家人团聚。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对中国人是极其重要的,一家老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围坐餐桌旁,倍感幸福。

但有人认为:每年吃年夜饭,都有许多人吃得上吐下泻,到医院急诊,严重者抢救无效,含恨离世;吃年夜饭都要喝酒,喝醉了就容易打架斗殴,甚至发生命案,严重破坏社会和谐;先进的文明国家都不吃年夜饭,中国仍然保留这个野蛮落后的习俗,严重影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建议立法禁止吃年夜饭!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中“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对“建议立法禁止吃年夜饭”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9 . 《小蝌蚪找妈妈》是中国动画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影片无论是背景还是小动物,都借鉴了水墨画中的写意花鸟,音乐则运用了古琴和琵琶。同时,影片赋予了动物隐喻:小蝌蚪是天真稚嫩的儿童,虾公公、螃蟹等代表了善意的引路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实质上是儿童自我认同的构建过程,背后传递的是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由此可见(     
A.文化创新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
C.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D.文艺创作应展现独具中国特色的精神力量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

传统制茶技艺主要集中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大茶区,相关习俗在全国各地广泛流布,为多民族所共享。成熟发达的传统制茶技艺及其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传达着茶和天下、包容并蓄的理念。

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等,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

作为我国第43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茶艺,其成功必将带来我国茶文化、茶技艺和茶产业的又一次蓬勃发展。


(1)中国茶艺申遗成功是释放中华文化魅力的又一次机遇。请结合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2)中国茶艺申遗成功必将带来我国茶产业的又一次蓬勃发展,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为我国茶产业的发展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