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48 道试题
2013·山东·一模
1 . 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几十年的发展,这不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我国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
①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先进性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④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1-16更新 | 259次组卷 | 33卷引用: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单元测试A卷

2 . 如今的伶仃洋上,烟波浩渺,一条跨海巨龙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横空出世。港珠澳大桥将永刻历史丰碑,其所承载的港珠澳大桥精神也将永耀华夏。这一精神包含追求卓越、勇攀质量高峰的工匠精神,包括与时俱进、永不停歇的创新精神,包括追求完美和细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包括艰苦奋斗、实干兴邦、勇于奉献的担当精神。我们要让港珠澳大桥精神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你对“让港珠澳大桥精神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的认识。
2020-01-15更新 | 12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必修3 第0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测试(A卷基础篇)
3 . 以博物馆馆减文物为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不断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北京故宫的朝珠耳机、VR版的《清宫美人图》,陕西博物馆的兵马俑系列、“唐妞”……这些萌萌哒的、越来越有“意思”的文创产品,受到了来自海内外游客的追捧。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传承的核心是开发其经济价值
②创新性发展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内生动力
③传统文化可与当代人的文化和生活需求对接
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2019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于2019年10月22日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近190件甲骨、青铜、玉石、书籍实物构成的叙事链条,共同讲述甲骨被发现与发掘的惊世过往,重温甲骨文背后的商周文明,致敬甲骨学者们的卓越成就。这说明
①物质载体为商周文化的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发展文化产业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③文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④传统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重要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要推动中华文华繁荣发展,实现文化自信,使中华文化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我们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其原因在于
A.文化自信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B.坚持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C.只要坚持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实现伟大复兴
D.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的独立性
6 . “酒精油漆和发胶,有害垃圾别乱抛;电池涂料杀虫剂,丢进红色桶子里……”,人们在听这首垃圾分类宣传歌曲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垃圾分类知识,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0-01-09更新 | 2549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必修3第01单元 文化与生活单元测试(B卷提升篇)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2001年,党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8年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特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纲要》全面总结这些年的工作实践,准确把握道德建设领域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科学分析新时代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要求。《纲要》提出,要深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宣传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台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各、求大同等思想理念,深入挖掘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谱系。


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心铸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2020-01-05更新 | 230次组卷 | 3卷引用:统编版2019 必修4 :必修4综合把关卷
8 . 《曾国藩家书》不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更是一部蕴含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之道的智慧书。下列对《曾国藩家书》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离开文化产品,文化就无法发挥作用
④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产品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11-12高二下·浙江温州·期中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战争年代驰骋沙场,奋勇抗敌是爱国;和平时期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是爱国。这表明
A.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B.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C.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
D.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10 . 近几年来,“入土为安”的传统丧葬观念正在发生动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不保留骨灰、不建墓基墓碑的树葬、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清明祭扫也由传统的焚香烧纸发展为更为环保的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新形式。“慎终追远”仪式尽管不断变化,但孝道文化依然滋养人心,使“民德归厚”。这说明
①传统孝道文化不断因时而变,才能富有时代价值
②传统孝道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是不变的
③全面继承传统孝道文化,才能使文化发展不失根基
④传统孝道文化通过不同形式体现,对人产生深远持久影响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0-01-05更新 | 459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二年上学期检测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单元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