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惜食节俭始终是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传统与习惯。古人们留下了许多关于倡俭戒奢的诗词名句,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等。如今,虽然不再缺衣少食,但土地能承载和产出的资源始终有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传统不能忘、不能丢。重温这些诗词名句,有利于(     
①彰显中华民族文化深厚底蕴和强大生命力
②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勤俭节约的文明风尚
③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高人的科学素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11月23日,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共同举行第十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

“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缅怀志愿军将士。祖国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自2014年起,我国连续10年以最高礼遇迎接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协调多个单位推动展开志愿军烈士遗物鉴定和DNA信息采集,为无名英雄开展寻亲活动,帮助更多英烈从无名到有名,从回国到“回家”。让每一位英雄魂归故里,是对志愿军烈士最好的告慰,更是对抗美援朝精神的赓续传承。

铭记历史、缅怀英烈,习近平总书记情之所牵、行之所至。他反复强调,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戮力同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尊崇英烈,激发奋进力量。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功能和作用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包容博大的精神,天下大同的精神,时新的精神,以民为本的精神,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严于律己、修养不止的精神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古往今来无数中华儿女用切身的身心实践做出了诠释。正是因为有这些精神,中华文明才能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虽历经风雨却始终巍然屹立。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相关知识,阐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理由。
2020-04-11更新 | 574次组卷 | 3卷引用:统编版(2019):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检测
4 .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是中华文化中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对于海内外中华儿女来说,无论身处何方、走得多远,“过年回家”是不变的寄望。据不完全统计,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这表明(     )
①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春节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情感寄托
②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春节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
③春节文化激发了民族凝聚力,是民族生存的精神根基和民族文化的灵魂
④实现对春节文化综合创新,需要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优秀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兔被称为瑞兔、玉兔,代表着机智敏捷、纯洁善良、平静美好。吉兔呈祥,象征中华大地愈发安宁样和、生意盎然、朝气蓬勃。中华生肖文化(     )
①囊括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②蕴含着向上向善的人文精神
③是中华民族共同精神标识的体现
④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全党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开展“党史”教育(     
①能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基本遵循
②意在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民族复兴的力量
③旨在发挥党史育人的重要作用,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④是基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落脚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五星出东方”系列文创产品以出土于尼雅遗址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为原型创作,用锦护臂上的祥禽瑞兽、云纹、圆形纹等元素设计了瓷器、丝织品、冰箱贴、茶具、首饰等文创产品。这些文创产品采用新材料、新形式和新场景,把文物与其背后的文化历史融入不同年龄民众的各个生活场景中,新奇有趣的文创设计让古老文物“种草新人类”,实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这一文物IP的艺术释放。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一说“五星出东方”系列文创产品开发给我们的启示。
2023-11-26更新 | 97次组卷 | 6卷引用:选必三第四单元专项提升卷
8 . “你无法到达的地方,文字载你过去,你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你相遇。”从城市到乡村,阅读越来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推进全民阅读不仅要让阅读成为社会风尚,还要让阅读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有利于(     
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发挥文化的反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建设
③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④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国民整体素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3-14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9 . 数间民居,一湾流水,春燕徘徊天际。挺拔的松树下桃红柳绿,大人带着孩童在户外感受春光.....以丰子恺漫画为底稿的“中国梦”系列公益广告,亮相于全国大街小巷,成为“中国精神,中国形象、中国文化”出一次生动“中国表达”。这说明(     
A.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包容性
D.中华文化涵养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10 .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艺术课程由原来的两科(音乐、美术)变为五科,以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形成中小学艺术课程科目,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强调纳入中小学教育各个学段以及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此次课程改革旨在(     
①强化“五育”并举,提高当代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②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③凸显审美观和艺术素养在人文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④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提高全社会文艺创作水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