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在周末,有人走进美术馆、博物馆欣赏最新的展览,有人去剧场、影院度过几小时的休闲时光,也有人去文化馆学学艺术、唱唱歌;乡村的文化广场则可能正在排练一场演出,到晚上,广场舞的律动让忙碌一天的人们身心得以放松……透过这些多彩的文化活动,可知(     
①文化具有引领社会风尚的功能
②人们追求真善美,塑造健全人格
③我国文化发展成果已惠及全体人民
④人们具有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家训家教家风是承载着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一种独特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在迈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康续传承中华优秀家训家教家风,塑造新时代文明新风。这有利于(     
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道德
③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发挥文化教育人民的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这个冬季,“冷”冰雪持续释放“热”活力,东北各地打造冰雪圣地,开发富有冰雪文化和东北民俗文化特色的冰雪文创产品,受到游客喜爱和好评,有力推动了冰雪旅游、文化、运动深度融合,生动诠释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上述材料表明(     
①东北地区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②东北地区借助资源优势,发挥冰雪文化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③富有东北文化特色的冰雪文创产品已经成为东北地区独特的精神标识
④冷冰雪释放热效应得益于东北地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发冰雪资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在2022年央视春晚上,以国宝名画《千里江山图》为蓝本创作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采用时空交错式的叙事结构,带来沉浸式体验,令观众大为赞叹。河南卫视和浙江卫视在春分、清明等节气节点推出中国二十四节气主题系列节目,展现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进一步提升节气文化热度。《2022中国诗词大会》将精彩内容剪辑为中短视频,在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传播,进一步扩大节目影响力。“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文化类节目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凝聚匠心、深挖广拓、创新表达,以更强的精神能量、更深的文化内涵、更高的艺术价值,激发中华文化彰显时代精神、绽放时代魅力,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功能的知识,说明文化类节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说明文化类节目如何才能做到“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5 . 《豆腐》获2022年度“最美的书”称号,是一本以“豆腐”为主题的图文书,读者可以在一块豆腐里,感悟中国人吃的智慧,品尝平淡生活的情与味。该书收录了与豆腐有关的诗歌、文章、谚语、戏曲、灯谜等,邀请200多位作家、画家、书法家、表演艺术家、手艺人、诗歌爱好者把心中的豆腐毫无保留地展现给读者。这说明(     
①文化是人类在认识世界中创造的精神成果
②文化有引领风尚、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
③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文化的内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9月l日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某中学开展“喜迎二十大,奋斗正青春”开学第一课活动。组织广大师生学习党史,开展主题讨论,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号召同学们不忘初心,争当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接班人。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发挥优秀文化教化育人的功能,为学生提供精神指引
②坚定理想信念教育,确保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③文化塑造人,丰富学生精神世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④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唤起学生学史增信的热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革命先驱、志愿军将士、“两弹一星”科技工作者、新时代反贫困、建小康、战疫情、化危机、应变局的志士……汇聚起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把我们的事业推向更高点、让我们的事业走向更成功。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能让我们事业更成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功能”的知识对此观点分析说明。

8 .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各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积极举办“喜迎二十大”主题文明实践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凝聚矢志前行的力量。

▲创新理论宣讲,凝聚民心共识。

讲大白话、讲小故事、搭“小舞台”……推动理论宣讲深入人心,不仅需要思想交流心贴心,宣讲形式上也要有所创新.各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深入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广泛凝聚民心共识。

▲厚植红色基因,汲取前行力量。

把红色资源整合升级为文明实践基地、绘制“红色地图”、丰富“红色线路”、开通“红色公交”;通过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活动,各地群众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不断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决心。

▲开展志愿服务,绽放文明之花。

“银龄计划”志愿服务项目、“邻里守望·情暖昆玉”志愿服务大队、“从头开始·爱心义剪”文明实践活动,文明实践骨干志愿者,聚焦群众需求开展理论宣讲、科普宣传、疫情防控、帮困助残、法律服务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通过志愿服务暖人心,文明实践聚人心。


结合材料,“喜迎二十大:以文明实践汇聚前行力量”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①运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相关知识。②观点明确,理由充分,逻辑清晰,结构合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9 .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本次发布的十大网络热词依次为:觉醒年代;YYDS;双减;破防;元宇宙;绝绝子;躺平;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强国有我。所有的热词都既是生活的产物,也是生活的因素。不同热词其背后各有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也都折射着不同的心态。这说明(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先进文化影响人们人们的生活方式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2022·天津·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2022年 9 月 1 日播出的《开学第一课》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邀请“时代楷模”、“八一勋章”获得者、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科学家、冬奥冠军、考古学家等奋斗者现身说法,讲述新时代的奋斗故事。节目依托“神奇教室+实景课堂”的形式,打造极具科技感、时代感的沉浸式课堂。开播《开学第一课》(       
①是为了全面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②表明优秀文化能为人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③体现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的功能
④能够促使优秀的文化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1-27更新 | 26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