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下图是我国举办的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吉祥物“数小智”。吉祥物采用人物形象+数字特征的方式,展现了数字经济与各行业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将具备中国特色文化元素的龙的形象与科技风格相结合,代表着正在腾飞的中国数字经济新形象。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①中华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和交锋中而逐步发展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旺盛的生命力,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③文化创新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对中华传统文化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做到批判地予以继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为更好地让文物“活”起来,新华网文化频道原创推出了“国宝有灵”栏目,以日历海报、短视频等形式进行展播。此举(     
A.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B.满足了群众各种文化需求
C.推动了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D.创新了中华文化传播方式
3 . 传说先秦时期,琴师伯牙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2023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广州举行非正式会晤。共听千年绝唱《高山流水》,共品千年茶韵论中法关系。这表明(     
A.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B.价值选择会因时间的变化而不同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中华文化在继承中实现不断发展

4 . 2023年8月,国家林草局发布了中国国家公园标识。该标识由地球、山、水、人和汉字书法等元素构成,标识中连绵的山川构成汉字“众”,寓意山连山、水连水、众人携手保护自然资源,展现了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的中国国家公园有机融合,体现中国国家公园的全球价值和国家象征。这一创意设计(       

①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复刻       

②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魅力

③表明中华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④表明多种功能融合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中国邮政发行了《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六十周年》纪念邮票。60年来,几代中国人广泛参与,一批批学雷锋标兵不断涌现。习近平总书记也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新时代继续弘扬雷锋精神是因为(     

①雷锋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有力的精神力量
②它产生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
③雷锋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具有引领时代的独特价值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因时间、地点、条件不同而不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18更新 | 27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原创性科学概念,是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全篇的一个关键词。

材料一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2022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不仅吸纳其他国家和地区创造的人类文明共同成果,又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人民意愿、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天下为公、民为邦本、厚德载物、讲信修睦、天人合一、尊重自然、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等优秀传统思想高度切合,是中国人民基于文明自觉的正确选择。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鸦片战争之后,无数仁人志士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艰难摸索,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肩负起了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要将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构想;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重大命题;新时代,习近平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党的二十大将中国式现代化总结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材料三   回顾历史,资本主导的西方国家率先走上现代化之路,现代化与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进程相伴相随,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某些强国走上了称霸的道路,由此,有人提出,“一个国家强大起来就一定会称霸,中国强大起来了,所以中国一定会称霸。”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
(2)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人民基于文明自觉的正确选择。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一个国家强大起来就一定会称霸,中国强大起来了,所以中国一定会称霸。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该推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023-10-06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南粤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利于(     
①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②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内涵
③彻底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难题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因为(   
①马克思主义具有吸收各种不同思想文化的开放性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
③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方案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10更新 | 7746次组卷 | 3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第四中学桥北新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与发展的动力源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等思想,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确立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形成,也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色。


“中国式现代化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天然禀赋。”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对此加以阐明。
2023-04-26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南雄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意大利女宇航员在太空俯瞰中国时,引用这一名句来形容眼前的浩渺宇宙与地球风光,表达愉悦的心情,并附上意大利语与英语翻译发布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引发国内外网友热议。由此可见(     
①中华经典文化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②太空中的中国诗句浸润着文化交流互鉴的影响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
④弘扬中华文化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16更新 | 38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