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黄河文化在漫长的利用和治理黄河的实践中,通过贸易、文化交流、政治外交等活动,从中原地区向四周传播并走向全球,搭建起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向世界传递了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深刻影响着世界文明发展进程。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分析弘扬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2 . 2023年8月,国家林草局发布了中国国家公园标识。该标识由地球、山、水、人和汉字书法等元素构成,标识中连绵的山川构成汉字“众”,寓意山连山、水连水、众人携手保护自然资源,展现了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的中国国家公园有机融合,体现中国国家公园的全球价值和国家象征。这一创意设计(       

①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复刻       

②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魅力

③表明中华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④表明多种功能融合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
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恩格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老子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
结合同学搜集整理的上述资料,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角度,说明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
4 . 《小蝌蚪找妈妈》是中国动画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影片无论是背景还是小动物,都借鉴了水墨画中的写意花鸟,音乐则运用了古琴和琵琶。同时,影片赋予了动物隐喻:小蝌蚪是天真稚嫩的儿童,虾公公、螃蟹等代表了善意的引路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实质上是儿童自我认同的构建过程,背后传递的是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由此可见(     
A.文化创新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
C.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D.文艺创作应展现独具中国特色的精神力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