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3-14高三上·辽宁沈阳·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2012年2月27日,曾获世界杂技界最高荣誉“金小丑奖”的山东杂技《蹬人》在第8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演出,向世界展示东方杂技的精彩魅力,得到了观众的尊重与喝彩。这一活动表明
①文化交流能提升文化影响力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尊重和认同各国文化促进共同发展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17-08-11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      )
A.继承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B.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各国文化相互渗透的原则
D.各国文化完全不同的原则
2017-08-1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中国人过春节总是要吃团圆饭、贴春联、放爆竹,而西方人的圣诞节总少不了圣诞歌、圣诞树和圣诞老人。这说明,通过民族节日(      ) 
①能够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能够集中表达本民族的情感
③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④可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17-08-1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许多具备了“工匠精神”的企业往往是行业里的奢侈品牌。在国际市场上能够站得住、叫得响、铺得开的中国品牌屈指可数。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也是中国工匠面临的重要问题。品牌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性格,每一个品牌自身都承载着一个故事,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因为不熟悉当地法律、政策、文化习俗和消费者的习惯,国外用户在接受中国品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致使中国品牌的故事很难传达到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工匠应如何讲好中国品牌故事。
5 . 材料一 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法国名著《茶花女》、英国歌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因歌颂纯真的爱情而为世人所熟知,也征服了中国观众和读者;改编自我国爱情名著《牡丹亭》的同名舞剧在纽约上演,鲜明的中国风韵也为美国观众所欣赏。
材料二   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是多彩的,文化是多样的。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 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人类文化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国为什么坚持“和而不同”?
(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应如何做到“和而不同”?
2017-07-1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扬州木偶戏,又称为傀戏、“窟儡戏,是一门古老的地方传统艺术。扬州的木偶技艺源远流长,早在唐代,就已有木偶戏的表演。而杖头木偶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刚柔并济、细腻传神”的表演风格在全国乃至国际木偶界独树一帜。扬州市高度重视保护好、继承好、发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经济的发展,木偶戏的表演样式不断改进,多景区空间调度和大舞台手段的运用,极大地吸引了观众。木偶艺术还走进校园,演员们手把手地传授木偶技艺“静举”“撵手”等,让孩子们感受民族非物质文化的魅力。
(1)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说明扬州市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2)运用“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关知识,谈谈木偶之乡应如何促进木偶艺术更好发展。
7 . 丝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G20峰会上无处不闪耀着丝绸元素。在为峰会准备的纪念礼丝巾中,充分融合老龙凤、蝴蝶、青花瓷等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充分体现了中国风韵,表达方式采用国际视野,成为传递中国文化的最佳载体。由此可见
①文化创新应植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                    ②丝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2016年4月23日,中英共同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两位大文豪逝世400周年。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戏剧虽有着不同的创造结构和形式,但都包含着对梦酬述、对人生的追求。两国文化巨人跨越数百年的“邂逅”,成为中英文化交流的又一佳话,透过这扇窗户,人们看到中英人文互鉴的累累硕果和巨大潜力。这说明             
①不同民族文化有差异也存在共性          ②中英人文互鉴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文化交流认同和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④中英人文互鉴增进了两国的相互理解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 . 《最忆是杭州》实景演出交响音乐会是一台彰显中西合璧、文化交融的演出。民间小调《采茶舞曲》展现江南采茶女们充满诗情的劳作之美,让整个西湖都随之轻盈律动;一曲古琴、中国鼓与大提琴的对话,呈现了中西合璧的《高山流水》,传递出中国与世界各国相知相近的美好寄望。由材料可以看出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       ④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特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东方言“猴赛雷”(很厉害)通过一女网友发布“择偶标准”而在2016年风靡全国;猴年春晚吉祥物“康康”形象公布之后,因其脸颊的部分有两个球状的凸起,被网友谐音称作“猴腮雷”,因此又引申出了另一个调侃的含义。这表明(   
①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        
②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传播
③珠三角文化推动了广东经济的崛起        
④网络文化具有区域性与民族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