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良渚古城遗址距今5300年—4300年。考古学家在良渚古城遗址中发现,良渚古城分三重,良渚文明是迄今能够确证的第一个进入国家形态的文明;外围水利工程,是中国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出土的诸多精美玉器,是中国玉文化史前高峰的遗产,也见证了阶层分化;埋藏地下、储量可观的炭化稻米,印证了兴旺的稻作农业。这些发现让我们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识提前了1000多年,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良渚古城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3年12月3日,首届“良渚论坛”在浙江杭州举办。全球学者、汉学家、艺术家齐聚良渚,共商文明交流、共探文明互鉴、共议文明包容。在论坛开幕前,80多名外国艺术家从良渚古城出发,途经西湖、大运河、南浔、余村、兰亭、鲁迅故居等地,穿越时空感受文化的碰撞与交融,领悟浙江文化的独特韵味,深度领略了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首届“良渚论坛”上,就文化交流,乌兹别克斯坦专家建议,我们可以举办更多的交流展,引用经典作品,也可以组织更多的研讨会,通过思想碰撞形成共识;尼日利亚学者建议,进一步推动文化和学术研究领域的紧密合作和交流,让世界文明“百花园”更加多姿多彩。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知识,说明举办首届“良渚论坛”的价值所在。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国外专家学者建议的合理性。
(3)请围绕良渚文化设计两条标语,要求文字简洁明了、表达准确。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2 . 2024年是甲辰龙年,把“龙”的英文翻译为“Loong”,而不是“Dragon”,引发了国人的一致赞同。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多半带有美好的寓意,是吉祥、高贵、勇敢的象征,中国人也自豪于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西方文化中的龙(Dragon),常被视为恶魔的化身。中国“龙”译法的变化有利于(     
①文化渗透,促进中国“龙”文化“走出去”,增强主导权
②澄清差异,推动中国“龙”文化的推广和文化交流
③保持个性,彰显中国“龙”的独特性和历史价值
④求同存异,彰显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和博大精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3 . 文物是凝固的历史,但不是尘封的古董。2023年12月开播的纪录片《何以中国》以大量的考古成果和文物组合,通过影视化叙事,描绘出更为具体且有温度的先人所处时代的社会面貌。由此可见,该纪录片(     
①能够挖掘文物价值,讲好中国故事
②意在展现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
③能够补充、拓展和完善文物的内涵
④能激发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17更新 | 70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节选)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国内许多学堂,外国许多留学生,在这期内蓬蓬勃勃发生。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鲁迅《拿来主义》(节选)
“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运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知识,分析梁启超和鲁迅的观点给我们的启示。
2024-02-0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10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外方领导人夫人参观中国工艺美术馆。工艺美术馆中央大厅内,“中华福树”、剪纸、风筝、宫灯相映成辉,意趣盎然;玉雕、织绣、竹编木雕等工艺精品精美绝伦;行云流水的古琴演奏、华丽婉转的昆曲唱腔、独具神韵的京剧表演让人流连忘返……本次活动让来宾们充分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助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一做法(     
①旨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
②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③能够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加强了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对接,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式传统服饰变得简约而不简单。它糅合现代服饰的设计理念,又保留传统的中式元素,成为时下越来越火的“新中式”穿搭。在欧美时尚秀场上,也有不少“新中式”非常现代的剪裁结合经典的斜襟、立领、织锦等传统元素,演绎出一种独具一格的东方之美。这表明(  )
①中式传统服饰对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重要作用
②文化交流和传播有利于增强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③独具特色的中式传统服饰文化是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④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当代服饰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2023年10月18日上午,彭丽媛邀请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外方领导人夫人参观中国工艺美术馆。工艺美术馆中央大厅内,“中华福树”、剪纸、风筝、宫灯相映成辉,意趣盎然;行云流水的古琴演奏、华丽婉转的昆曲唱腔、独具神韵的京剧表演让人流连忘返……本次活动让来宾们充分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这一做法(     
①彰显了文化有个性也有共性,增强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②能够促进文明的互鉴,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
④加强了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对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袁隆平常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中国多一点粮食不怕,若少一点粮食,你试试看……”,这种情怀激励他孜孜不倦,忘我探索。这说明(       
①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日常的实际行动中
③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④爱国主义是鼓舞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2020年4月6日,英国BBC推出最新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BBC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将杜甫介绍给西方世界,在全世界引起了关注。这部纪录片(       
①有助于消除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隔阂
②推动中西方文化进一步交流传播
③折射出中华文化在西方得到广泛认同
④说明文化是有共性和普遍规律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1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2023年7月,我国印发了《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等方面作出安排部署,力求充分发挥长江文化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动长江文化育民、惠民、利民,使长江文化成为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引领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落实《规划》需要(       
①全面推进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系统保护       
②推进长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推动长江流域文化产业转化为文化事业       
④发展长江旅游业,重点挖掘长江文化经济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