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3 道试题
1 . 人民网“大思政课”云平台是面向全国青少年群体打造的思政工作平台,开设青年大学习、在线课堂、思政实践等板块、涵盖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推动思政课堂走进网络,实现网络思政联通实践,全方位、立体化、精准式触达青年。“大思政课”云平台(     
①探系了“课堂”“社会”“网络”密切连接的教育样本,创新文化传播途径
②有助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巩固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③有助于汇集起全社会育人大能量,引导广人青年扣好人生中的“第一粒扣子”
④是基于大思政课建设,我国文化建设中强基固本、凝魂聚气的基础性工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 . 许渊冲,我国著名翻译家,业内将他的翻译称为“韵体译诗”,情味悠长,境界全出,尽显中国古典诗词的风骨流韵。许先生曾表示“翻译一定要把一个民族文化的味道、精髓、灵魂体现出来”、“只有坚持中国文化的美感,才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这启示我们,要更好地传播中华古典诗词,应该(     
①积极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②既要注重文化的共性,更要注重中华文化的特殊性
③既克服又保留,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④传递中华古典诗词的精神实质,展现中华民族的精伸向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26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3 . 游红都,思来路。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江西瑞金以全新打造的陈列展览、全天候沉浸式情景表演、丰富多彩的主题社教活动为广大游客带来一场红色文化盛宴。在充分保证历史、文物原汁原味的同时,“文化+科技”的组合让红色文化更加可知可感。这些活动旨在(     
①参观革命圣地,重温党史,汲取革命精神力量
②释放传统景区新活力,让红色历史“活起来”
③展现独特标识,传承中华民族记忆
④借助科技手段,延展文物的时代内涵与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所特有的包容性。下列选项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     
①既求同存异又兼收并蓄
②能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各种文化
③能与其他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和睦相处
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2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5 . 从早前的贴吧、微博,到今日的B站、抖音等,国风国潮、国粹国货的传播边界被不断拓宽。例如,某知名视频App上排名第一的汉服话题视频数量达到67万个,累计播放量突破180亿次。这体现了(     
①信息技术发展彻底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大众传媒是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手段
④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2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徽商从明初至清末兴盛了数百年,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们在经营食盐、茶叶、木材、粮食等商贸活动中传递了诚信经营的徽商品格和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徽骆驼”精神。徽商品格与“徽骆驼”精神的传递是通过_________进行的。(     
①经济活动
②商业贸易
③人口迁徙
④教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2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青衿"是周朝学子的服装,古代多指读书人:"巾帼"原是古时的一种配饰,后来引申为女子的代称:"乌纱帽"为古代官吏戴的一种帽子,后来也用来比喻官位。这些服饰文化现象折射出(     
①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②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
④一定的文化是对一定的政治的反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丝绸之路古已有之,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贸易之路、和平之路、发展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之路。2023新年伊始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古都西安启幕,“以电影为媒,弘扬丝路精神,以光影为鉴,架起友谊之桥”,中外电影人用光影讲述丝路故事,携手为世界电影注入新的活力。举办丝路国际电影节的文化意义在于(     
A.坚持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融入世界主流文化
B.不断吸收借鉴外域优秀文化成果,推动中华文化发展
C.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D.在文化交流中增强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9 . 丝路漫漫,驼铃声声,曾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古丝绸之路绵延万里,延续千年,积淀出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2013年秋,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在丝路精神指引下,“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底,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货物贸易额累计达11.6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2021年“一带一路”年度汉字揭晓一“互”:互联互通、互学互鉴,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伟大成就提振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征程。丝路精神穿越千年,绽放出梦想的光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与世界各国一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说明弘扬丝路精神的时代价值。
2023-04-1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2022年8月召开的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强调,要始终高举思想旗帜、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着力培铸文化之魂、拓展实践之路、完善治理之策,加强网民文明素养理念塑造和实践养成,推动网络综合治理和网络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这需要(     
①立足当代中国,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②把传承传统文化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着眼点
③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
④充分发挥网络空间传递、沟通、共享文化的强大功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