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2021年11月26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2届执行理事会上,2021年(第八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中国江苏省里运河-高邮灌区、江西省潦河灌区、西藏自治区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3个工程全部申报成功。至此,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26项。中国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旨在(     )
①促进灌溉工程的保护,彰显文化自信
②促进灌溉工程的开发,助力乡村振兴
③总结传统灌溉工程优秀的治水智慧
④进一步集中地表达中华民族的情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直拍横打技术推动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它开拓了直拍的反面进攻技术,也是比直拍反手正面攻球更为合理的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直拍运动员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术。我国选手王皓、马琳等人,在熟练掌握了这项技术后都取得世人瞩目的成绩。材料说明(     
①文化在交流中自然发展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基础和源泉
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0-11高三·河南·阶段练习
3 .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尊重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源泉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8-20更新 | 265次组卷 | 77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4 . 习近平指出:“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中国愿通过互联网架设国际交流桥梁,推动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推动各国人民情感交流、心灵沟通。我们愿同各国一道,发挥互联网传播平台优势,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华优秀文化,让中国人民了解各国优秀文化,共同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人们精神世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这一主张的依据。
13-14高三上·辽宁沈阳·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2012年2月27日,曾获世界杂技界最高荣誉“金小丑奖”的山东杂技《蹬人》在第8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演出,向世界展示东方杂技的精彩魅力,得到了观众的尊重与喝彩。这一活动表明
①文化交流能提升文化影响力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尊重和认同各国文化促进共同发展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17-08-11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      )
A.继承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B.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各国文化相互渗透的原则
D.各国文化完全不同的原则
2017-08-1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中国人过春节总是要吃团圆饭、贴春联、放爆竹,而西方人的圣诞节总少不了圣诞歌、圣诞树和圣诞老人。这说明,通过民族节日(      ) 
①能够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能够集中表达本民族的情感
③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④可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17-08-1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构想以发展为目标,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新丝绸之路精神,让世界见识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襟。新丝路精神要求我们
①中华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发展       
②应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既要发展本民族文化,又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④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17-08-1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最近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火了。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说,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成语大会》再到《中国诗词大会》,“大会”系列的走红其实暗合了社会中本就埋藏着的了解传统文化的需求,同时又能改变以往文化宣传“自说自话”、“高高在上”的说教口吻,将娱乐节目模式和文化传播结合起来,观众的距离感消失了,传播效果自然好了。这表明
①大众传媒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
②要自觉成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享用者
③要把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7-06-07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盟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10 .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